第一百四十七章 游子返乡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与聂春凤苦苦寻觅出关捷径不同,税天龙和老罗等人走出苏区异常顺利,可谓通行无阻。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这与反动派对苏区封锁策略有关,也即是“内松外紧”。

经历过四次“围剿”之后,国民政府会见苏维埃政权日益强大,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封锁力度一次强过一次,用尽各种办法,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吃一堑长一智,反动派又制订新的战略战术,借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军队实行的“堡垒战”,企图把苏区彻底围困,山穷水尽,直至不战而亡。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内送外紧”由此衍生,逐步推行到各条战线,成为心照不宣的定律。换言之,即是边关哨卡放松出境检查,加强入境检查,严格控制进入苏区人员数量,断绝药品和日用品供给,最终迫使苏维埃政府屈服。

税天龙和老罗并不知道这条定律,贿赂白军军官后,一路通行,方才醒悟过来。此时游清明伙同战友正在挖牟老爷私宅后院地道,如果他们在场不被气死才怪。

牟老爷深明大义,献出囤积私盐,极大缓解了苏区缺盐的困境。税天龙和老罗本应该返回军营,但木已成舟,早已离开苏区进入国统区,开始执行秘密任务。

到家乡给老娘拜寿原本是幌子,从江西到四川,路途遥远,无论走陆路还是水路都要十几天,根本办不到,税天龙想都不敢想。但老罗一句话点醒了他:“咱们以祝寿的名义出关,来回应该乘船搭车,假如有人要检查车船票,拿不出来咋办?”

作为老地下党员,这是起码的常识,税天龙一心想着早点买到食盐,运回苏区解燃眉之急,却忘了最基本的常识。过关凭证容易伪造,那么多车船票怎么伪造?做地下工作最怕遇到意外情况,真有人搜查,要想蒙混过关绝无可能。

“那你说该怎么办?”税天龙一时想不出好主意,反问道。老罗沉吟片刻,断然说道:“事到如今也没有其它法子,我们只能分开走,我带人去买盐,你回家祝寿,我们约定时间和地点会合。车船票嘛,你尽量收集,越多越好。”税天龙点点头,老罗说得没错,这的确是好办法。

时间紧迫,两拨人即刻分手,老罗带人前往武汉,税天龙取道重庆,直奔四川川西平原而去。离家多年,税天龙早想回去看望老母,无奈当年四川军阀杨森大肆屠杀革命者,税天龙榜上有名,逃逸在外,从此浪迹天涯,再没有踏入家门半步。

如今巴蜀易主,杨森被撵到贵州,刘湘坐镇四川。尽管仍然奉命围剿地下党,但雷声大雨点小,只想着保存实力,并未下大功夫,四川革命形势逐渐好转,税天龙才得以用化名悄悄遁入川西,看望母亲一眼。

川西小镇眉山,古称眉州,是北宋时期著名诗词大家苏洵、苏澈、苏轼父子三人故乡。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盛产四川泡菜,也是闻名遐迩的美食之乡。

税天龙出生地位于瓦屋山脚下柳江古镇,系“四川十大名古镇”之一,素有“烟雨柳江、雅女之乡”美誉。一条名为花溪河的小河围绕着一大片颇具川南古民居风格的古镇吊脚楼,弯弯曲曲,流向远方。

在税天龙记忆中,儿时的柳江镇破败不堪,不少房屋年久失修,已经千疮百孔。由于连续多年抓壮丁,镇子里青壮年所剩无几,只剩下老弱病残。田地无人种植,果树得不到栽培,全靠自然生长,昔日富庶之地满眼凋敝景象。

十多年过去了,古镇还是原来模样么?一路上税天龙心里直犯嘀咕,听说刘湘打败刘文辉后,大力整顿四川军纪,改善人民生活,名声比杨森要好一些,不知是否属实?

从省会成都到眉山县只有六十公里,税天龙搭了一截做染料生意的商队顺风车,顺利到达县城,剩下的路只有靠两条腿了。家乡不日可达,税天龙难免心潮起伏,老母亲一生与人为善,吃斋念佛,安然活到八旬,在这乱世十分不易。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光阴之外 剑道第一仙 九星霸体诀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最强战神 踏星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唐人的餐桌
相关推荐:
洪荒灭天经洪荒魔战帝道征途第三种推理极品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