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送医下乡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人生充满变数,尤其生活在战争年代,聂春凤就是一个特例。从山里妹子到红军战士再到卫生员,已经经历了巨大转折,但发展过程并未停止,而是顺着她的人生轨迹继续向前滑行,越走越远。

谢芳不仅是个好医生,还是教学有方的好老师,慧眼识珠,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为聂春凤人生道路上第一个伯乐。后来又陆续遇到第二个、第三个……,类似的伯乐都给予她无私帮助,聂春凤这匹小马驹最终奋蹄疾驰,变成真正的千里马。

谢芳的主修专业原本是妇产科,由于部队医务工作者匮乏,逐渐向全科医生发展,成为多面手。正因为如此,只要没有发生战斗,谢芳都要抽出时间出去义诊,为劳苦大众解除病患。特别是罹患妇科疾病或者怀孕临产的妇女,谢芳更要定期回访,给她们检查身体。

作为谢芳的助手,小林一直伴随左右。随着部队“扩红”,新战士急剧增加,小林被迫独当一面,不能再跟随谢芳出去义诊,这个任务就落到聂春凤肩上。

对于这个任务,聂春凤毫无意识,十几岁的女孩哪懂什么妇科病、怀孕生子?要说一点认识没有也不可能,当初阿麻生弟弟妹妹时,就是她跑到村里把接生婆接到家里,烧热水、洗床单,忙得昏头涨脑。至于怎么接生,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她一无所知。

谢芳考虑到聂春凤文化底子薄,医护知识浅显,没有过多讲述,通过实践,让她一步步走进医学殿堂,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学习和锻炼。结果证明,这种办法行之有效,达到事半功倍之奇效。

义诊过程中有两件事对聂春凤产生深远影响,坚定了人生选择,义无反顾走下去,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第一件事发生在苏区某乡镇,“扩红”宣传队刚离开,街上还到处可见红军张贴的标语,号召青壮年积极参军入伍,保卫红色苏维埃政权。或许不少男人都参加红军走了,乡镇上冷冷清清,行人寥寥无几。

谢芳和聂春凤携带着医药箱来到这里,按照惯例,她们向老乡借了桌椅板凳等家什,摆放在显眼的地方。聂春凤从布袋里掏出谢芳亲笔书写的小木牌,搁在桌上,上面写着:免费咨询、检查、治疗,军属、烈属及妇女老孺优先。

乡下人大多不识字,谢芳早想到这点,事先印制了大量传单,一到目的地便游走宣传。老百姓本来好奇心重,看到穿军装的女兵又发传单又宣讲,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人都来了,以前谢芳和小林就是这样,把病人招徕到一起。

聂春凤按照谢芳传授的方法,如法炮制,果然卓有成效,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有十几个中青年妇女围拢过来,叽叽喳喳,像一群觅食的麻雀。

谢芳态度和蔼,让她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先问诊,再检查,最后开药,病情严重的留下家庭住址,随后上门回访。聂春凤要做三件事:继续宣传、维持秩序、耐心讲解,这些事情对于她驾轻就熟,没有人不听她指挥。

妇科病有个特点:因为涉及个人隐私,所以不少妇女都讳疾忌医,不愿抛头露面,找郎中开药也是遮遮掩掩。尤其赣南、闽西这种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妇女更看重颜面,因此到义诊处问的人多,治疗的人少。

这次下乡义诊谢芳就遇上这么一个大嫂,约莫四十多岁,手脚粗大,头上包着粗布毛巾,典型的客家女打扮。这个大嫂一只手捂着半边脸,另一只手拎着竹篮,畏畏缩缩排在最后,先后有几个性急的妹子想插队,站在她前面,大嫂都默默忍让了。

聂春凤及时发现了异样情况,上前制止,没想到乡下妹子蛮不讲理,仗着人多,竟然强词夺理,与聂春凤争吵起来。以聂春凤原来的脾气,肯定大打出手,如今参加了红军,不能做违反纪律的事,只得强压怒火,好言好语劝说她们。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光阴之外 剑道第一仙 九星霸体诀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最强战神 踏星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唐人的餐桌
相关推荐:
洪荒灭天经洪荒魔战帝道征途第三种推理极品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