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64)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尽管心里怦怦直跳, 敏宁还是硬着头皮说了。

“万岁爷,之前有人来奴婢庄子里挖人, 结果人挖过去签的不是契约而是卖身契,那些人求救无门就来求奴婢, 若是万岁爷想要奖赏奴婢, 那就让那些人恢复人身。”

皇帝奇道:“那些人背叛了你,你不生气还为他们着想?”

敏宁道:“不过都是些穷苦人家,趋利而已, 奴婢给的待遇让他们不满足, 他们自然会离开。只是有些人因为不识字受骗, 如果不是想帮也帮不上忙!好歹为庄子做过贡献, 奴婢也不能撒手不管。”

一旁的三皇子有些不自在, 好像拿卖身契骗人的里面就有他。

皇帝扫了一眼几个儿子, 然后跟敏宁说, “这事朕会派人去查,若是属实, 自然会为那些百姓做主。”

敏宁心一喜,跪下叩谢!

离开畅春园的时候, 四爷在前面走,那脚步走得飞快,敏宁在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上。

最后她小跑起来才抓住他的手。

“爷……”

四爷一脸寒冰, 一想起方才在汗阿玛面前这人胆子那么大, 敢提要求, 四爷就气的想要敲开她的脑袋, 看她是怎么想的。

敢跟汗阿玛提要求,真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敏宁自然知道四爷在生什么气,便拉住他的手,解释道:“爷,能听我解释……”

四爷挺住了脚步,“安佳氏,你、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在汗阿玛面前告其他兄弟的状!

敏宁苦着脸道,“万岁爷问我要哪些奖赏,我也只想到这一个。想着既然万岁爷问我肯定是不愿意将这些功绩累积起来,我怕这些奖赏若是不要的话,总有一天会功高震主!”

四爷气笑了,伸手捏着她的嘴巴,咬着牙道,“功高震主,就你?”

敏宁眨了眨眼睛,点点头。

四爷松开手道:“汗阿玛是不是那种鸟尽弓藏的君主,你想多了。”最后这一句他说得十分没底气。

两人继续往外面走,“这段时间你那些生意就交给手下人,不要再管了!汗阿玛既然答应了你,就不会让别人对你的生意动手。”

刚走到大门就看见,太子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四爷停住脚步,向太子拜了拜。

太子脚步未停,匆匆的一挥手,等走到几步后又停下来,朝着四爷喊,“四弟,汗阿玛无碍吧?”

敏宁躲在四爷身后,心想太子怎么到现在才赶过来?对了,好像还有大皇子到现在也没到。

四爷恭敬的回答,“回太子,并无大事,只是带我们一同观赏那飞起来的球。”

太子貌似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胆的,竟然敢在天上飞!”

敏宁从四爷身后走出来,“回太子的话,是妾管教不严,使得手下做了一个大型孔明灯,也没有说一声就飞上天,惊扰了万岁爷。”

太子眯着眼看了她一眼,刚想要说什么,从园子里匆匆走出了一个人。

“太子殿下,万岁爷请您过去!”

太子微微含首,“这就过去。”然后又对着四爷说,“四弟,你这妾室可得好好管教,别太惯着容易蹬鼻子上脸。”昨晚又朝他点了点头,匆匆忙忙的走了。

敏宁心里当场窝了一团火,这什么人呐?

四爷却拽住了她的手,拉着她往外走。

等上了马车后,四爷才松开的她。

“不要胡闹!”

敏宁气鼓鼓的看着四爷,“爷,他这分明就是报复我,报复我之前坑了他!”

四爷扫了她一眼,“既然你知道,那就小心的些,汗阿玛虽然说答应了你,但太子要是真动手他也不会阻拦,这件事你心里要有数。”

敏宁虽然心里气急,但不是不懂的好歹,现在太子并未失宠,仍然受皇帝宠爱,不过她有的是时间,等以后肯定会让太子知道惹到她不是好事儿。

这样想着她那个工厂在京城实在太显眼了,做什么事都碍手碍脚,看来得另寻一个大本营了。

回到府里后,敏宁先派人去了郊外的庄子去安抚黄钦,毕竟被带去见了皇帝,肯定吓得不轻。

要是出了差错,那可是后悔莫及。

她还指望着这人真的将飞机发明出来。

又想到用羊皮做热气球实在太危险,敏宁就让那边庄子那边多试验一些其他材料。并且将热气球的开发方案,派人送给了林源。

没几天,郑钧送来的银子就到了天津。

因为京城没有港口,所以银子只能运到天津。

敏宁这些年也网罗了不少人才,有人就给她提议,既然银票没有做出来,那就银子先藏起来。

京城里人多眼杂,放在天津很容易藏起来。

对于这个提议,敏宁欣然同意,不过只是暂时的,毕竟天津不在她眼皮底下,要是那批银子出了什么差错,那才是鞭长莫及。

反正皇帝马上就要南巡河工,这一次只带了太子、四爷、十三阿哥。

只要皇帝、太子这两个对京城掌控最深的人不在,敏宁有信心将银子瞒天过海运到京城来。

唯一遗憾的是四爷才回来没几天又要离开。

小元宝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经过几个月老老实实只能躺着的生活,跨过了翻身这座大山后,他开始向颤颤巍巍的扶着床栏想要坐起来探寻这个新鲜的世界。

只可惜四爷没有看到,在他离开的第二天,小元宝像是在找阿玛一样,成功扶着床栏坐了起来。坐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又倒下来。

皇帝不在京,德妃因为丧女,身体不适,福晋就去宫中侍疾。府里又剩下了敏宁为大。

这天儿忽冷忽热,没几天就有府里不少人着凉病了。

这日午后,元宝躺在床上哇哇大哭起来。

要知道这孩子平日里并不爱哭,且十分好带,这次哭闹起来,侍候的人心里都跟着焦急,莫不是着凉了?

敏宁将儿子抱了起来,探了探他的额头,果然有些发热,便叫人去请太医。

请来的是叶太医,叶太医把完脉后,就对敏宁说,“小阿哥应该是着了凉,我给他开几副药,喝了就行。”

敏宁一听喝药,当即苦笑道:“方才叶医女已经开过药,只是这孩子根本喝不下去。”喝了就吐掉,特别是连喝的奶都一块吐掉。

叶太医想了想道:“无防臣再添加些剂量,给奶嬷嬷喝也行,奶嬷嬷在喂奶前两刻钟喝下药,这时候奶水中也会还有一点点药量。”

敏宁点了点头,她也心疼这些儿子喝不下药恹恹的状态。

又问叶太医,“不知道太医院有没有一些常备的小儿药物?”

叶太医点了点头,“有一些常备的药散,不过这些药散的味道……”

敏宁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便道:“像我们这种人家还好,可以请到像叶太医这样医术高明的太医,那平常百姓人家可就不行了,有个头疼脑热都是能拖就拖,实在不行了才去找大夫,往往这个时候已经积重难返。”

叶太医沉声道,“不知道侧福晋有什么想法?”

“这个还请叶太医先稍等一下。”敏宁让人拿着方子去给其中一位奶嬷嬷熬药,大约一个小时后,云宝喝完了奶,含着泪睡着了。

敏宁这才去见叶太医,“抱歉,让叶太医久等了。”屋里不仅有叶太医,还有叶医女,敏宁特意将两人留下是有事情要说。

“不知道侧福晋之前所说是有何意义?”

敏宁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才开口,“想必叶太医也知道我有一些闲钱,所以想要跟叶太医合作。”

“合作?”叶太医看了一边旁边的孙女,又问敏宁,“不知道侧福晋打算怎么合作?”

“就如同我之前所说,百姓不舍得花钱看病,所以一些病在初期很容易治疗,却偏偏因为时间耽误太长积重难返,所以我希望能做一些便宜的药丸子。比如说某一日天气转凉,我突然打了个喷嚏,觉得自己身子有些不舒服,就能吃了预防着凉药丸子。拉肚子可以吃一些止泻药,咳嗽、头疼、退热等等药物,我给这些药起了个名字叫中成药。”

“这中成药的意思就是,将可以治疗百姓常见病的药,做成便宜的药丸子。这些药丸子不能做大,最好能做成颗粒,也不能太贵,效果要好,若是感觉不舒服就可以吃。这种药的好处就是除非是一些大病,完全不需要去找大夫看病,自己吃几粒药就能好。百姓可不是我们这种人家,病时若是遇到医术好的大夫还算幸运,就怕遇见庸医一耽误命都得送了。”

叶太医皱了皱眉,“若这种药丸子吃了并不对病症,病人乱吃该如何。”

敏宁笑了笑,又说,“所以得开发那些常见的疾病药物,这种药方经过千百年来的实验,就算是那一两粒病不对症也无妨。而且每种药都得注明什么状况下可以吃,比如风寒就有好几种症状,有一种症状就是一种药,到时候百姓买药时,可以描述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就可以对症拿药。”

太医松开了眉头,“若是侧福晋愿意做,那可是大大的善事,只是不知为何要找臣来合作。”

敏宁竖起来了两只手指,“一来,我认识的大夫当中医术高明的只有叶太医和叶医女。二来,叶太医身为医学世家,手中肯定积攒了不少良方,我看中的也是这些方子。”

“那还请侧福晋说一说如何合作。”

“合作制作中成药倒是不难,药方紧急,到时完全可以开一个厂子,专门按照药方产药。然后在大城市中开几家药房,不是大夫专门卖药。在形成一定规模肯定有效仿之人,这个倒是无妨,下面才是最紧要的。我打算开一家医学院,专门教授医术,等以后医学院扩大,我会上达天听,没有医学院毕业证之人不可行医。”

叶太医摇了摇头,“这可不行,这世上大多数都是师徒一脉,并不是都愿意进那医学院。”

敏宁笑着说,“所以这还有另一条路,那些不通过医学院毕业之人,想要拿到行医证,就来参加学院考核。考核通过之后,同样可以取得行医证,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庸医。”

“侧福晋这太理想化了,一家学院绝对不可能整个大清大夫的需求。”

“不是满足整个大清,我打算改革整个医学体系!每年春秋季有两次考核,只要考核通过才可以行医。那些庸医既然无法考核,就不能行医,至少可以避免再害人性命。”敏宁站起来气愤的说。

一想到未来自己的孩子,因为医术不发达一点小病就会夭折,敏宁简直不能忍。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太糟糕了,就连皇家子嗣的夭折率都高的吓人。

“我这医学院不需要花半辈子来达到全才,一个人只专攻某一项即可,比如骨科专业,小儿病专业,妇科专业……”说到妇科时看了叶医女一眼。

叶医女明显眼睛一亮。

“……等等许多专业,如今大清的大夫医德堪忧,医术也不高明,喜欢推诿……”

叶太医不自在的咳了咳,推诿,这种状况在太医院尤其多,在民间甚至有一种笑话,所有的庸医都聚集在太医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太医院素餐尸位者多。

“这种情况刻不容缓,急需整改,就如同牛痘一样明明是寻常可见的,却偏偏千百年来没人想过用对抗天花,要知道症状都差不多。所以还需要在学院里开发一个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一些奇难杂症。研究出来的成果,会开发成药物,给予发明者一定提成。”

“这些都需要众位杏林中人搭把手,所以希望叶太医能够帮忙联络。”

叶太医当即保证道,“这事我会去给几位老友去信。”

敏宁又说,“关于医学院我希望能选择一个地点,那地方以后算是医学圣地,最好周边可以种植各种药材。毕竟以后的学生总不能连药材都不认识,那么学出来又有何用。”

叶太医想了想,“江浙一带气候温润适合绝大部分药物生长,可以将地址选在那里。”

敏宁直接同意,“还需要叶太医来多费心,如今我大清整个医疗体系堪忧,还因为各人只扫门前雪,许多明明能够济世救人的方子偏偏隐藏起来,有许多千年古方就这么丢失。想一想就觉得可惜。”

叶太医当场说,“在下家中有些古籍愿意捐出来。”

敏宁笑了笑,“那倒是不用捐出来,叶太医愿意借出来就可,我需要将那些书内容刻印。到时候印出来的书,卖出去一本就会给叶太医一层提成。”

叶太医忙挥了挥手,“那倒不用。”

敏宁“哦”了一声,反问,“叶太医,那可是上万两银子,你真不要?”

“上万两?”叶太医大吃一惊,“如何有那么多?”

敏宁笑了,“印出一批就会给你一次钱,而且我们开了医学院后,肯定会有杏林中人跟风,那些书自然是卖给其他医学院。”随即她又道:“麻烦你问一问那些朋友,愿不愿意赚这个钱,购买古籍,只要古籍中的内容。”

叶太医附和笑了,“那肯定是有人愿意的。”

敏宁收了笑,“话又说回来,医学院的事是未来几年要办的,我希望在未来五年内能够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所有病人心中的圣地,十年后我会奏请皇上,医学院会与朝廷合作,考核大清所有大夫。不拿到行医许可证是不准医治,逮到后轻者罚款,重者医死过人命就要偿命。还有医学院若想要成为所有大夫的医学圣地,那么就需要攻克一些奇难杂症,只有这样受到皇上的重视。”

叶太医当场说,“我有一子叶桂,医术已经不下臣,研究出几种疑难杂症的治法,这事可交于他。”

敏宁点头,“那这次就拜托叶太医了。”

随即又看向叶医女,“叶医女,叫你困在这一方天地实在是太委屈你了,我希望你能为我们女儿家争一口气,能教出同样跟你一样医术出色的女儿家。这世间对女子太苛刻,只希望能让女儿家能有个独立的机会。你可以向民间招生,也可以从养济院孤儿院寻找一些孩子。”

“等教出一批学生后,我就会为你开一家妇科医院,专门为妇女治疗疾病。以后再也不用遮遮掩掩行走在大户人家后院,要让所有想要看病的妇人,都自己去医院看病。”

叶医女慎重的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跟敏宁说,“多谢侧福晋,你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知道你是一个心怀大善的人。您让我做的事,我一定会为你办好。”

敏宁又看向叶太医,“关于中成药,这是当务之急,回头我会派人去处理。第一批我会投一百万两银子,尽快的将中成药在大清铺开。”

叶太医一听竟然投了这么多银子,顿时道:“放心我回去后立马联系老友,一定会搜集更多的药方。”

敏宁道了谢,然后再派人送两人会离开。

敏宁写了个计划,当即派人送去林源那里。

林源又接到新的任务,有些头疼,这次竟然又跨越到医药行业。

然后继续看下去,发现了中成药后,立即觉得这是一个大商机。

是人都会生病,是人都得吃药。

这个中成药要是做成了,绝对是个大金矿。

眼下又要开工厂,没想到安主子大手笔就是一百万两,还有接下来开什么医学院,那银子岂不是哗啦啦的流?

看样子郑钧弄来的那五百万两很快就会被花完。

林源有些头疼,还是赶快催人将银票弄出来,不把银行整出来,这些钱哪里够安主子花?

元宝身体就比平常的婴儿强壮,着凉之后吃了药奶,没几日病就痊愈了。

敏宁也不敢在这时候让他游泳,只能逗他在床上爬,一般爬不了两下,就累得瘫在了床上。

敏宁也不勉强他,尽力的逗他多运动,午后也不让他睡多,渐渐的起夜的习惯被改了过来。

到后来,敏宁已经不让奶嬷嬷在夜间给他喂奶,小孩子逐渐习惯到一夜睡到天亮,敏宁开始将他放到自己身边睡。

银票慢慢研究出一点眉头来了,那种不怕水的纸张已经做了出来,长时间泡在水里虽然不会化开,但也会受到一丁点影响。

敏宁收到之后也试验过,觉得达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便问那边那种可以防水的颜料研究的如何了?

大清这边的颜料很少可以防水,就算是颜色亮丽的衣服,洗几次也可能会脱了色。

就有工匠将目光对向了国外,京城里可是有一些西洋画的颜料不容易被洗掉,除非用油脂来洗。

不过西洋画的颜料太浓稠,气味也大,不适合用在银票上。敏宁就干脆让人在报纸上寻找。

大概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登了几期广告后,就不停有人拿着颜料到报馆去。

尝试了几样配方,这边满意后当场给了银子。

工厂那边就开始研究图案。

既然准备已经妥当,敏宁将做银票的地方跟原来的工厂分离起来。

只挑选了一些值得信用口风紧的人,这些人的工作还是挂在工厂那边,实际上为钱庄工作。

印出来的银票,纸张一看就能分出不同来。

且上面每一个图案都是凸形,摸一摸都能摸出形状,这种银票可比旁的防伪更要好。

下方也有水印,水印是银票的面值,同现代的一样,对着光能看到。

每一张都有自己的序号。

可以说这张银票,要比现有的银票的水平至少提升了两百年,短时间内内是没有人能够破解。

等能够破解的时候,那银票的工艺已经提升。

银票只是过渡,敏宁还制作了现有面值的小额纸币。

这种小额纸币可以跟市面上的钱币兑换,若是市面上不愿意接收,可以拿到银行来兑换。这个都需要慢慢来,等老百姓相信银行后,才能推行这种纸币。

等百姓明白纸币坚挺后,才会弃笨重的铜钱,使用轻便的纸币。

十月底皇帝回京,结果只带了四爷回来。

敏宁听说太子被留在德州养病,十三阿哥奉皇命去泰山祭祀。大概是另外两人太显眼,衬得四爷低调无比。

四爷回来还是一如往常,倒是呆在府里的时间多了,像是整日跟门客商量什么,敏宁整日忙着银行的事,便将儿子扔给了四爷带。

四爷哪里会带孩子,只能抱着小儿子到外院,在书房接见门人的时候,让大儿子带着弟弟在一旁玩。

银行已经准备妥当,一些不记名的银票,存折都已经做好,不过等忙起来的时候,这些账目可能需要大量人手核算。

原来已经培养出来的一些会计人员跟着上岗,一个班共用一台计算机。

敏宁名下有大量的扫盲班,这些扫盲班里面会有一些特殊的人才,这些人才会规律再提供一些知识,比如会计班就是其中之一。

会计班最开始是用算盘来算账,不然敏宁觉得有些麻烦,就想改用计算机。

原本想让人将手摇式的计算机做出来,毕竟在电子计算机出来前,手摇式计算机可是占据了很长一部分时间,没想到的是,宫里的造办处早就在几十年前就做出来了第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

可惜那台计算机成了皇帝的私人收藏,就如同其他发明一样被束之高阁。

敏宁将做计算机的人给请了过来,又重新造了几台。

因为造价不菲,一台足要上千两银子,不过足够应付现有一些复杂的帐。

一共三台盘式手摇计算机。

两台放在了银行,还有一台盘式手摇计算机已经被送到了庄子研究中心,让人加以改造,最好改造成更方便使用,成本也能大幅度降低。

目前来说两台计算机已经能够满足银行的需要。

这一次报纸上登了一条消息,说在城南有一家大清银行开业。

原本大家还挺好奇大清银行又是做什么的?没想到读报的报博士突然住了嘴。

“读呀,怎么突然停住了?”

报博士回过神来,歉意的朝下面看了看,“银行与钱庄不同,可允许存入少量钱财,定期存款会给予一定利息,取款每一两收取一文钱手续费……”

下面的人都凝神细听。

总的来说这就是百姓存钱会有利息,只是不多,但却更加安全。

这个时代,不少人就算有钱也是藏起来,还真没想过拿起来存到钱庄里。

毕竟钱庄的银子不仅不给利息,还要收取手续费。

这猛然出了一个画风清奇的银行,让百姓觉得有些不适应,不过很快又议论开了。

这家银行开业几天都没有一个人进入,让京城里原本紧张的几大钱庄是笑掉了大牙。

四爷也听闻了此事,“你这银行又有何用?这不是亏本的买卖吗?”

敏宁便说:“这个时候的人大多数将钱都藏起来,钱不流通,就如同一潭死水,大清其实不缺少铜钱跟银子,只是这些钱财都被埋在了地下,长久下来对整个的社会都不好。我开银行,只付出少少的利息,就可以拿这笔银子去投资其他行业,赚来的钱只分一点点给百姓。百姓就会信任我在银行。时间一久,整个大清的人都习惯将钱存入银行生利息,就会发现再将钱埋入土中就是一件很傻的行为。爷,到时候整个大清的钱就会流通起来。钱一流通,就会促进商业发展,商业发展会带动农业发展,不管是商业和农业,都是缺一不可的。”

四爷点了点头,“收百姓的银子这事要慎重一点,不可发生不能够兑换之事。”

敏宁点头,“放心,银行里会留下一笔钱,专供每个月兑换,不会发生挤兑一事。”

四爷对敏宁赚钱的能力自然是非常认同,觉得她既然承诺,显然也有能力解决。

何况汗阿玛并未过问此事,他也就当做没看见。

又问,“你那银行到现在都无人上门,你确定会有百姓愿意将钱存进来?”

敏宁又说,“我手下有上千的工人,以后每个人的薪酬都不再发现银,直接打入存折中,那些工人可以自行到银行去取。爷,我想让咱们府上的人也这样做,放心肯定不会坑人。”

四爷摇了摇头,“这次还是别带到府上。府里的人大部分都是由内务府发钱。这事你那银行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会禀报汗阿玛,将户部的一些闲钱放到你那银行里也生一些利息。”

户部可是个大客户,敏宁连忙点头,“可以,这个自然可行。”

这一日,已经几日未曾开业的银行总于迎来了第一个客户,是一个花娘。

大概是怕自己的积蓄被上头收走,一听说这里开了一家需要本人才能够将钱领取的银行便过来了。

刚一走进门,就被地上的光滑的瓷砖所吸引,大堂里一个穿着笔挺的男子看见她,便站起来开口,“姑娘,是来存钱吗?”

女子眉头微蹙来了点头,然后小声问,“我想要存钱。”

男子将她往一旁引,然后拿了一张单子,一支鹅毛笔递给女子。

“请填一下信息,户贴带来了吗?”

女子摇了摇头,“我没有户贴。”她是贱籍没有户贴。

“这样啊……”男子沉吟了一声,“我们这里有一种不限户籍的存折,只是这种存折给的利息不多。”

女子点了点头,“说,可以。”反正她就没想过要利息,只是想将银子找个存放的地点。

男子看着她写下一些信息,又提醒了一句,“这些信息都要是真实的,因为以后你要取钱的时候会问你。若是存折丢失,想要将存折补回来,这些信息都缺一不少。”

女子手顿了顿,然后说,“麻烦你帮我重新再来一张。”

男子又去拿了一张,女子填写完后,被男子引到隔壁的小门,小门后是一间跟当铺差不多的屋子。

窗口前有一把椅子,男子直接告诉她在椅子上坐下,将刚才的纸递上去就行。

随即男子离开了,女子坐在窗前,将纸递了进去。

透过玻璃窗,女子看见里面一个年轻女子正在快速誊写,然后给了她几张纸让她在上面签字画押。

这一系列手续足足花费了两刻钟,女子才拿到崭新的存折。

她将存折放入怀中,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这笔钱藏在银行正不正确。

那么一大盒金银就换了一张纸,也难怪女子有些担忧,可是想到马上赎身的钱就存够了,要是这笔钱被妈妈收了去,那这些年可是白藏了。

这样一想,将内心的担忧隐去,女子出了门将手放在心口处,再次回头看向银行,等待明年这个时候再将银子取出来。

就在女子离开的下午,就来了一群人马车,马车下车后全都是青春靓丽的少女。

几十个少女一出现,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而这群少女没有看旁边的胭脂水粉店和服装店,而是每人都拿了一个红彤彤的折子进了银行。

一进门就急吼吼的朝大厅的男子喊,“我们来取钱。”

男子连忙将这些人请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然后指着旁边的小门说,“一个个来。”

这些女孩子在衣坊里呆的时间久了,性子都有些开朗,便朝着男子嘻笑道,“这位大哥,我要去存钱的话,一个月能有多少利息?”

上个月起,敏宁的庄子的工厂和作坊都派了银行的人员过去让每个人办了折子。

以后每月的工资直接打到折子上,不再发现银。还说了银行的好处,让这些人回去考虑一下,将家里的钱也存入银行里。每个月得到的利息不少,总比放在家里遭贼强。

有些女孩颇为心动,毕竟自己也藏了私房钱,放在家里很容易被家人收走。

要是有个存折,自己不在场,那钱可是取不走,等嫁人的时候也能存上一笔嫁妆。

不过有的女孩家里只指望着她的月银填补,自然是没有银子存到银行。

但有至少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这个时代是大家长制,藏私房钱可是不容易的事。

多了一个可以算利息的银行,那藏起私房钱可容易多了。一张纸藏起来比其他东西可方便多了,何况这张纸就算丢了拿户贴也可以补回来。

等这群女孩子离开,至少有一半的人没有取钱,而是将工资转为定期存款。

女孩子离开,也带动不少人对银行感兴趣,有些不缺少那几两银子的就上门。

等离开后也拿了一张红纸。

这样断断续续过了一个月,期间不少人后来办了存折,但是存的钱都非常少。

直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这人一共存了五两银子。按照利息,以及手续费结算,等取出来后足十三文钱利息。

其实是十四文,主要是十两以下的银子需要一文钱手续费。

初中时敏宁就学过利息的算法,自然将这个办法交给银行,而且刚开始开业给的都是高利息3.5%,等时间一长,利息自然会慢慢降下来。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银行存一个月近有三文钱利息,这对于不少百姓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百姓非常会算账,一个月三文钱,一年就有三十六文钱,这还只是存一两银子。

如今京城的厂子多,哪里不能找活干,平平常常一个马车夫,一年就有三十多两银子。

手头宽裕的百姓,谁家没有几十两银子藏在家里的床底下?

这几十两银子只要拿去存哪怕是一个月,也有几十上百文钱的收入,那可真的是钱生钱。

而且人家还说了可以铜钱跟银子的兑换,不像一些钱铺一样,还得刮掉一层。

只要是在银行存钱的,能取出来随便他要铜钱还是银子,光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剑道第一仙 唐人的餐桌 最强战神 光阴之外 我有一剑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九星霸体诀 踏星
相关推荐:
最强万界帝尊异界学神残龙谱小岛有人家血案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