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71)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小四嫂!”

敏宁抬起头就看到玻璃窗外的十四阿哥朝她挥手, 她愣了下,连忙起身走到门前去给他开门。

“你们怎么也来了?”敏宁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十三阿哥, “都快进来,外面冷。”

敏宁并没有呆在拍卖会现场, 而是在蜂巢旁边的一个两层小楼里。

这个小楼原本是用来给各家商铺暂时当仓库用的, 不过因为蜂巢今天要举行特大拍卖会,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蜂巢内部的店铺都停止营业, 这个仓库也暂时无人用, 她就近找了一个空房间用来办公。

没想到这两位阿哥竟然找了过来。

“你们四哥也来了?”敏宁便给两人倒茶边问。

十四阿哥一屁股坐在软乎乎的沙发上, 不满道:“小四嫂, 怎么我们一来你就问四哥呀?难道在家里时还没有看过四哥那张冷脸吗?”

敏宁笑了, 也不跟他较劲, 无奈的将茶递了过去说, “好,好我不问了, 还不行?你们饿不饿,台子上有零食。”

十三阿哥腼腆的坐在十四阿哥旁边, 见敏宁询问他忙摆了摆手,“我刚吃过早膳过来,还不饿。”

十四阿哥却站了起来, 走到台前自己翻找起零食了, “不饿不代表不能吃呀?小四嫂这是什么?”十四举起一盘指甲盖大小的肉粒问。

“那是蒙古那边过来的牛肉粒, 你手中是五香味的, 旁边还有麻辣味的、香辣味。风干的元宝啃不动,就给做成了烤干,这一个倒是能让他啃上许久。”

敏宁说这话的时候,十四阿哥已经捻起牛肉粒扔到了嘴里,这东西到嘴里后是越嚼越香。

十四阿哥几种味道都尝了一下,最后选择了麻辣的,这麻辣味,是越吃越麻越麻越上瘾。

给自己端了一盘,十四阿哥不忘又端了一盘奶糖分给十三阿哥,倒是让十三阿哥哭笑不得。

“小四嫂,今日可不仅我们过来了,汗阿玛、四哥和其他几个哥哥全都来了,看在你这些零食的份上,小四嫂,我可是先让你心里有个底了。”

敏宁吃惊的问,“万岁爷也过来了?”她倒是没想到四爷问她要请帖,居然连皇帝都带进来了。

敏宁也顾不得继续处理公务,起身跟两兄弟说,“我还是去拜见一下万岁爷。”

十四连忙拦住她,“小四嫂,汗阿玛是便衣出行,你这样过去岂不是打扰了他,更何况汗阿玛又没有召见你。”

敏宁半疑惑道,“那我就在这里等万岁爷召见?”

“你先忙你自己的。汗阿玛就是想过来瞧一瞧你是怎么不出钱,将一个互市建起来。”

敏宁了然,她跟四爷放的大话,没想到就传到皇帝那里去了。

幸好这次到拍卖行准备许久,有意向的人都已经联络的差不多,不然还真有可能丢脸丢到了皇帝面前。

“那要看就看吧。”敏宁无所谓的说。

十四阿哥又在这里呆了一会儿,然后和十三阿哥一起将旁边的零食全都打包才离开。

敏宁汗了一下,感觉每次遇到十四都会被他打劫一场,从小到大就没有变过,小时候要的是玩具,长大后倒是收敛了点,改成零食了,她这里零食确实多,主要家里有个挑嘴的孩子,只能让人都研究出一些来。

如今都还没有推广出去,这一次拿出来放在拍卖会上也算是试水,要是效果好,那就等于又找出了一条财路。

十四阿哥跟十三阿哥回来,结果一人托了一个大盘子,令其他阿哥大为吃惊。

“小十四,你们俩这是跑哪去打劫去了?”

十四阿哥笑得一脸得意,“当然是打劫小四嫂了。”随即看到旁边桌子上的一个个小碟子,顿时脸耷拉下来,“原来你们这里已经有了!”

旁边的九阿哥笑的幸灾乐祸,“你们刚出门就有人将这些送了过来。”他说着用小叉子插了块甜甜的桃子,然后示意十四阿哥,“过来尝尝,可别说九哥把你给忘了,这是特意为你留的。听说叫‘罐头’,刚刚可是每人送了一碗过来,又清凉又甜,非常滋润。”

十四阿哥嫌弃道:“这东西我知道,刚出来的时候,小四嫂就送了好几罐给额娘,我可是都吃过了。”

一旁的皇帝眉毛一抬,“哦”了一声,“都送入宫了,为何我未听说?”桃子存在这罐头当中竟然可以保存半年之久,且滋味一点也不输于新鲜的桃子,甚至别有一番滋味。令皇帝也有些意犹未绝,只是没想到这种罐头竟然早就送入了德妃宫中,这令皇帝有些不爽,以往这些儿子哪个不是先孝敬他?

一旁的四爷忙解释,“这些桃子是从琼崖道运过来,琼崖道那边的桃子最晚九月底才会成熟,摘了之后就做成罐头通过海船运到京城了。之前送了一部分入宫,还有一部分送入了畅春园中,儿子还以为汗阿玛已经尝过了。”

皇帝经过他这一提醒,顿时想起前些日子确实听见人来报说是老四家敬献了十几瓮罐头,皇帝当时看了那土里土气的陶瓮还以为是酒,就让人搁置起来。

“怎么起来‘罐头’这么个名字?”皇帝皱起了眉,不用猜肯定又是安佳氏起的,取这个名字,他要是能猜到里面是什么那才有问题。

四爷在旁边解释,“罐头原本是是打算用玻璃罐来装,不过那些玻璃罐一时之间还没有吹出来,就改用了陶瓮。”

皇帝觉得有些却不过面子,便道:“改了改了,我看不如叫蜜桃罐好了。这个比你那个‘罐头’好听吧?”

四爷当即点头,“一切听皇阿玛的。”

皇帝这才满意。

罐头一事告一段落,前方的台子突然有光亮起,下方的人声也逐渐消失。

会场响起了一段轻柔的乐器声,就在会场开始时,一个在大冬天穿着轻薄长衫的年轻男子走上台。

男子手里拿着一样东西,放在嘴边拍了拍,就传来巨大的响动。

“大家好,我是这次拍卖会的主持人阿林。想必大家应该知道这次拍卖的是何物,首先欣赏一段开场舞蹈,拍卖会再正式开始。”阿林手中拿着一个喇叭一样的东西,对着喇叭口一说,明显将声音传递开来。

偌大的大厅里都回荡着他的声音,皇帝看着他手里的喇叭,问四爷,“这又是何物?”

四爷哪里知道问那么详细,他所知道的都是在家里见过的。

皇帝看着他同样疑惑的样子,哪里还不知道,便让身边的太监叫个人进来问一问。

其他皇子端正的坐在椅子上透过玻璃往下看,很是奇怪那声音如何能传进屋子里?

很快叫了人进来,那人给他们解释,“……阿林大人手中拿着的叫做喇叭,之所以一头小一头大,是可以将声音扩出来,这种喇叭内部有一层皮跟鼓皮差不多材质,我们的工匠经过试验后发现这种皮鼓动之后,会带动跟他差不多材质的皮一起动,你看这房间里。”

那人指的被皮包裹的铜管说,“阿林大人的声音会通过那个小小的喇叭,放大然后带动会场内的皮一起动,而铜管一样能够传导声音再加上有鼓皮放大,所以阿林大人在上面说话,不管是在大厅里,还是在上面的贵宾室内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

皇帝笑了笑,“倒是心灵手巧!”

皇帝倒是能知道铜管可以传递声音,但是没想到可以这么用。

那人继续道,“这还不算什么,那真正唱戏的人,根本不用凭借铜管就能够将声音传递到每个人耳中。这样说起来,我们还不算是专业人员。”

皇帝来了兴趣问他,“看你口齿伶俐,看起来也是个读过书的,你是哪里人?在这里是做何职位?”

那人回答:“小人原先是个乞儿,黄河发大水时家乡被淹了,家人也没了,只能跟随乡亲来京城讨生活。后来沦落为乞儿,十岁那年被收入孤儿院,在孤儿院读过几年书,结完了学业就被分配到这个公园里,如今跟在阿林大人手下做些解说的活,目前是贵宾室的解说员。”

“原来是从孤儿院出来的,为何没有继续读书下去?”皇帝继续问。

那人回答:“小人不是读书的料,读几年书,认全了字已经足够了,早点出来他的生活,也可以养育弟弟妹妹。”

“你还有弟弟妹妹?”

“对于小人来说,孤儿院里的孩子都是小人的弟弟妹妹。”

“不是说过孤儿院会养孩子吗?难道没有继续供养你读书?为何你还要放弃读书出来做工?”

“孤儿院养我这么多年已经足够了,再读下去花的银子都可以再就几个孩子,我已经大了可以自己讨生活,没有必要再占用孤儿院的便宜,少养我一个就可以再收养一个孩子。我赚的钱虽然不多,还称不上可以养育弟弟妹妹,但足可以给弟弟妹妹买些蜜糖甜甜嘴。”

皇帝点了点头,“不错,是个知恩图报的。”说着看了一眼四儿子,“赏!”几个儿子当中就属老四家最有钱。

四爷一听当即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百两的银票递了过去。

那人接过来,谢过之后退到门外。

等人一离开,皇帝就开始考几个儿子,“你们觉得此人放弃读书一途,反而在此做个小侍从,此举可取不可取?”

三贝勒作为这里最大的一个当先开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子完全可以待到功成名就,再来回报孤儿院之恩,如眼下这样,每日只为生存忙碌,赚取些许散银,儿子认为不可取。”

皇帝并未有表示,问起了一旁的八贝勒,八贝勒如今还是坚定的大皇子党,立场不同,自然是要反驳三贝勒。

“三哥这话有些偏颇了,若是有条件读书自然会读,然而那孤儿院读书之人繁多,总不可能每一个都供到功成名就,弟弟看此人是个忠厚之人,懂得反哺,他虽然退下来,同样拯救了好几条性命……”八哥朝皇帝拱手一拜,“认为此举可取,舍一人而救大家,实乃菩提心肠。”

皇帝点了点头,又问向一旁的四爷,“老四,那孤儿院与你脱不了关系,原本不该问你,不过这里都是自家兄弟,你就跟我说一说你是什么想法。”

四爷起身朝皇帝拱了拱手,“回汗阿玛的话,三哥和八弟都不了解孤儿院的情况,所以都没有说到重点。”

一旁的三贝勒和八贝勒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很快又收起来,三贝勒光明正大的朝四爷“哼”了一声。

皇帝“嗯”了一声,示意四爷继续说。

“那孤儿院有一个强制规定,每一个进入孤儿院的孩童,自满六岁起都要读书,先是启蒙三年,这三年还要学一些简单的计算等等,三年学下来,基本上可以满足在社会上生存。还有一些有其他技能的,比如说专精算学,会被分配到会计班继续学习怎么处理账务,还有一些对于科考感兴趣的被推荐到一些书院中再继续读下去。”

“而刚才那人的资质在都儿院中只是平平,勉强读下去也没有什么建树,不如出来找份养活自己的活。偶尔多出些钱也可以捐回给孤儿院。这样的孩子,才是孤儿院内大部分孩子的出路。”

皇帝听明白了,“也就是说你那孤儿院不仅养孩子,还要教会孩子读书认字?等养大还要给找个出路?”

四爷回答,“是的,据儿子所知,安佳氏名下不论是工厂还是店铺,亦或者孤儿院,老人院都有教授读书的地点。”

“安佳氏为何有教人读书认字的想法?”皇帝手指轻轻的拍打在膝上,问道。

四爷低下头,“据说先前她手下吃了不认字的亏,错将用工合同给签成了卖身契,她一气之下就决定要名下的人全都要学会认字,最起码出去后不会受骗。儿子也说她此举是胡闹,没想到她性子拧巴,还真办下来了!”

皇帝不自在的摸了摸胡子,他记得前些年还答应安佳氏解决那些工人受骗一事,后来几个儿子扫清了尾巴,将卖身契都纷纷改成了有年限的契约,皇帝也将这件事轻轻抬过了,没想到安佳氏是个有气性的,直接让手下的人全都学会认字。

皇帝有些失笑,大概他那些儿子要苦恼了,再挖人就不是那么好挖的了。

一旁的三贝勒率先举起了手,“汗阿玛,儿子可是跟那些人签的是用工合同,给的薪资也不低,骗人的事可跟儿子无关。”

皇帝抬了下眼皮,“又没说你,你跟着跳出来做什么?”

一曲舞蹈停下,阿林再次登场。

等一下都坐回原位,整个大厅恢复到寂静,偶尔有飘渺的音乐传过来。

贵宾室里也无人再说话,都一脸认真的往下看。

阿林拿着喇叭继续说,“这次拍卖会的目录,想必大家都已经收到。没错,这次拍卖的不仅有新配方,还有大片土地。”

“有些人可能想说土地拍下来又有何用?想必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得知,朝廷即将在外蒙一带开设互市地点,而即将拍卖的土地就是互市即将要建设的区域。”

随后阿林身后展开了一块长三尺高三尺的地图,这个地图简直就是那个沙盘的扩大版。

阿林手中拿了一根细细的银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画了个圈说,“经过我们千辛万苦终于拿下了互市的开设权,我们诚邀大清各界人士一起参与到互市建设当中。互市一旦建设完成,朝廷只收取一半的税银,也就说还有一半我们将会与众人一起分享。”

“大家想必都已经看过了沙盘上的建筑,还请大家放心,我们有固定的合作工队,即使土地拍下来,也不用担心建造一个城市,我们有专业的人员和上过只需要两年时间。还有三年,足够我们通过税收将前期的投入赚回来。”

“大家肯定有许多疑问,还请放心,我会为大家一一讲解。首先,因为资金空缺,除了城中心的土地以外,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的土地都会承包出去,按照我们规定的地图来建设。建设成之后建筑物归我们所有,只要承包人在该区域内开店铺三年内免税,当然这个免税是指承包人名下的店铺免税。这三年期间,我们会付一部分税收逐渐将承包人承包的区域赎回来,大家放心,即使三年内付出的税收不足以抵扣大家的投入,后期即使上交一部分朝廷税收后,也会在余下的税收当中必须支付大家的承包费用。”

下方响起一片嘈杂声。

有人举起了手,“说到底就是朝廷借我们一笔银子,然后会用税银来还,最多给我们三年内免税这个甜头对不对?”

上面的阿林笑了一下,“再次跟大家重复一遍,不是朝廷,是我们大清银行接下了这项工程,到时候大家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户头,会定时将还款打入户头当中。想必大家应该知道我们银行的信誉,可从来没有赖过这笔账。”

“可是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老远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建城,结果建的房子还不是咱们的。”

“关于这一点,想必接下来的拍卖配方会告诉大家,拍卖互市区域到底有没有好处,当然我很肯定免税一事已经是最好的投资回报。”

“其余的事等拍卖会后再说,接下来我宣布拍卖会开始。”

一个穿着勾勒身材曲线旗袍的女子端着一个盘子上来,下方有一部分女人看到旗袍出现了骚动。

这种如同青花瓷器的旗袍再配的高跟鞋,既典雅又高贵,穿起来简直就是绝配,从来没有人想过将旗袍改造成这样子。

《颜报》的记者更是眼睛一亮。

阿琳掀开盘子上的红布,然后拿起盘子上的一张纸来,看了一眼对着下面说,“之前大家想必都已经尝试过桃子罐头的滋味,我这里的这张配方是羊肉罐头,当然牛肉也可以照着做。大家都知道我大清是不准杀牛的,所以要吃个牛肉往往得等牛自己老死,或者一不小心心情不好自己自杀而死。”

说到这里,大家会心一笑,虽然说朝廷禁止杀牛,但有些人家总会不时传出牛因受伤而死的消息。

牛一死,自然就能吃肉了。

阿林继续说下去,“总之想要吃到牛肉是千难万难,但是在蒙古就没有这个禁令。我们完全可以将蒙古的牛肉,制成肉罐头再销往大清来。”

因为牛在民间是耕田和拉车的好帮手,像马、驴、骡一样不可食用,除了意外死亡,基本上都不会上菜桌。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许多事情皇宫需要身先士卒,所以有此禁令,民间也很少再吃牛肉。

贵宾室里,四爷一脸冷汗的向皇帝请罪,“儿子不知道安佳氏竟然会鼓励民间吃牛肉。”

皇帝着摆了摆手,“无妨,反正是蒙古那边的牛肉。”这牛肉贩卖到大清来,想必蒙古那边就会多养牛羊,少养马,皇帝心里也是有盘算,这马一少养,时日一长,蒙古就无所惧了。

“大家是不是都很意外,肯定要有一些人怀疑牛肉要是运过来,朝廷要是还不允许吃怎么办?还请大家放心,牛肉一事已经上报到朝廷去,等待内阁商议,大家完全可以先做羊肉罐头。”

一些人已经有些心动,民间羊肉贵,那是因为养殖没有成规模,要是将蒙古便宜的羊肉运到内地来,完全可以赚一笔,不论多少肉,只要一分散,很快就能被消化掉。

还有这牛肉真的能够在大清允许销售,一些一辈子没有尝过牛肉的人,肯定愿意花钱买上一份尝一尝。

“这张配方一共有十份,底价一张一千两银子,每次报价不得少于五十两。大家盘算一下,这张配方不仅可以用在各种肉类上,改一改还可以用在海鱼,一些在海边城市的人,千万不要错过,想一想,海中无穷无尽的鱼,那可是说也说不清的银子,大家千万可不要错过……”

“我出五千两!”阿林的话还未说完,就有人迫不及待的举起了牌子。

“好,59号出五千两,还有再高的吗?一张可以容纳绝大部分肉类和海鲜的罐头配方,做出来的罐头最起码能储存一年时间,一年时间足够通往大江南北了!”

“我出五千一百两!”

“我出五千五百两!”

“六千两!再下乃是福建王大胆,急需要做鱼的方子来带领乡邻脱贫,还请诸位兄弟让一让。”

“八千两,兄弟不是俺不让,而是俺家也住在海边,平日里靠这捞鱼赚取些微钱财,如今也急需着做海鱼的方子。”

那出六千两的人脸色一僵,还是咬着牙朝对方拱了,拱手退让。

很快出价继续攀升,气氛火热起来,报价突破了一万两,一直报到了一万三千二百两才无人继续叫价。

阿林拿起金锤敲了一下旁边的铜锣,“好,第一位幸运者出炉了,恭喜532号出牌者拍下了这第一张配方。”

端着配方的女子很快将配方端了下去,自有人去跟那532号接触。

剩下的九张配方很快也拍了出去,特别是最后三张,一张比一张金额高,分别拍到了二万四千两、两万九千两、以及三万一千零五十两。有些没有拍到配方的人,已经打算出钱跟别人分享配方。

这种赚钱的好事可不能错过了。

“好了,肉罐头的方子拍卖出去了,想必一定不会让众位失望。接下来拍卖的是水果罐头配方以及奶糖配方。想必这两样大家之前都尝试过,孩子肯定是抵抗不了这两样的诱惑。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女人和孩子的钱更好赚?拥有这两样配方,几乎俘虏了所有的孩子的心?”

阿林继续用蛊惑的语气说,“想想十几年以后,那些长大的孩子都会回忆起小时候曾经吃过哪些罐头和哪些奶糖。肯定不会吝啬给自己的孩子买,这两张都是可以传给子孙的配方。拥有这两张配方,就算未来家业被不肖子孙败坏,凭借这两张配方还可以给子孙一个重起来的机会……”

“这个叫阿林的人口才不错。”皇帝在贵宾室点评。

“阿林是阿克墩的弟弟,阿克顿……是儿子的手下。”说到最后四爷压低了声音。

皇帝笑了笑,“都说仆类主,想必在你手下都是闷不吭声,被安佳氏一□□也能说会道了。”

四爷想了想,还真是如此。“汗阿玛说的对。”

等其它拍卖物一一拍卖完之后,阿林总算回到了正题,“好了,想必大家已经等了许久。之前的方子大家肯定都看到了,随便一个方子拿出来,都足够大家在互市中赚得盆满钵满,且三年内不用交任何税收。接下来开始拍卖互市土地,第一期总共拍卖十块土地,其中八号地因为占地面积广大,可以允许两到三家合资共同建造。三号土地因为被克鲁伦河分成两半,需要连同这一段河一同建造,河工建成之后,一部分税会同样归于该拍卖者,直到弥补拍卖者所出的资金,三号地同样允许多人合资共同建造……想必大家已经饿了,拍卖场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大家可以边吃边商议一下,下午一点再开始下半场。”

下方的商人开始商讨起来,有些人等不及跑去方便。

这其中有一部分商人其实是敏宁手下分出去的,这次也夹杂在其他商户当中过来一同参与拍卖会。

其实敏宁靠着银行贷款就能够将城建立起来,但是她怕一个城掌握在她手中会引起朝廷的警惕,才会做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当然也有一部分地还是要流出去,总得满足一部分狼的胃口。

阿林下了台,把时间留给众人慢慢商议,一部分人起身再次走到沙盘前观望,之前还不明白沙盘为何被分成几个颜色,如今才知道,每个颜色都代表了一块土地。

每块沙盘上面都做了一张小纸旗,是其上标明了这是几号土地。

二楼贵宾室的皇帝感叹一声,“好一个借鸡生蛋,难怪安佳氏有把握,可以不出一分钱就能够将一个城市建造出来。”这完全是提前预支了城市的税收,商人也没有亏本到哪里,这些钱现在投出去以后还是会收回来,更别提还凭空赚到了三年免税。

要是生意做得大,三年免税足能够节省上万两甚至十几万两银子。也就是说把钱借出去,凭空赚到这么多利息。

更别提将蒙古的羊毛肉类卖到各省,以及蒙古需要的物品所赚的钱财。

这样一想,这个拍卖会简直是分利到每一方。

商人投钱赚钱能赚取免税,外蒙古那边同样如此,而安佳氏也可以收取税收,至于朝廷不花钱五年后可以凭空得到一座新城,还能得到新城一半的税收,简直是人人得利。

皇帝有些感叹,都不知道安佳氏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来。

每一方都得利,可以称得上是当世管仲。

可惜不是男子,也庆幸不是男子,若是男子,再有才,皇帝也不会用。

恰恰是因为女子,且还是皇室中人,皇帝才肯稍稍放下一些疑心,到时候真要是出了差错,这人还是握在他手中的蚂蚱,所赚取的家业也不会流到外田去。

这才是皇帝一直冷眼旁观安佳氏折腾的原因,总的来说再怎么折腾也是在他眼皮底下。

拍卖会大厅里,音乐还是在缓缓流淌着,一个又一个穿着长衫的侍者托着盘子为每一桌上菜。

贵宾室当然是有专人来上菜,皇帝显然没想过在外面用膳,看了看外面大厅上那宽大的自鸣钟,有些吃惊,“已经这么久了?”

屋里蜡烛燃烧之后,散发着香气,再加上庞大的供暖设施,一不留神还真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皇帝原本只抽出一上午的时间,这一看显然还有些不够。不过,这次的目的已经达成,下面只是看这些地会落入哪些人手里而已。

回头让人报上来即可,不值得皇帝再等下去。

这样想着皇帝就起身打算要走,四爷当即开口,“汗阿玛,这个点回畅春园用膳也晚了,不如就尝试一下这里准备的膳食?”

一旁的三贝勒有些吃惊,“老四你有何居心?竟然让皇阿玛在外面用膳?”

九阿哥看着桌上已经上的菜,那是垂涎欲滴,眼巴巴的瞅着皇帝。

八贝勒给两人说和,“三哥,四哥也是好意,你没必要疑神疑鬼。”说着又对皇帝道:“汗阿玛,好不容易出来,不如就尝一尝这外面的膳食。听说京城里有许多美食,都是从小四嫂所开的饭庄出来,想必这一次的暂时必定不会让您失望。”

九阿哥咽了咽口水,附和了一声,“是啊是啊。”

皇帝脚步一转,在桌子旁坐下,“行了,都不要吵了,既然出来了就在这里用一次,你们也坐下。”

三贝勒麻利地占据了皇帝左边的位置,另一边被十四阿哥嬉笑的占据,菜不停的往上上。

皇帝看着面前的碟子有些诧异,盖因为碟子最外面的边缘被接了一圈一寸来宽的银边,这也太奢侈了。

叫住了来上菜的人,皇帝问,“莫非楼下的每一位上的都是这种盘子?”

那端菜的侍者说,“不是,只有贵宾室才会使用银边盘,毕竟贵宾室内都是贵宾身份贵重,上银边盘也是为一些贵宾考虑。”

皇帝点了点头,这才对嘛,他就说,要是下面每人都是这样的银盘,那安佳氏所拥有的财富就大出他所预料。

又有人上了玻璃杯,托盘上各放了一瓶白酒和红酒,皇帝推拒了,“酒就不用上了。”

侍者很快将酒拿了下去,又送来一大杯果汁来。

“这是现榨的橙汁,选取的是赣南脐橙,选取形状完好的,用蜜蜡封存运往京城。食取时,将蜜蜡去除,切皮取汁。口味如同刚采摘下来一般。”

皇帝为了挥手让侍者退下,自有太监来用银针试探,见无事,为皇帝倒了一杯,又忙着给其他皇子各倒了一杯。

皇帝喝了一口,点了点头,随后交代下去说,“不错,可以列为贡品。”皇帝金口一开,赣南脐橙自然身价倍增成了贡品,导致后来敏宁店铺断货,只能派人指引赣南大批量种植橙子,才能满足她商铺的需求。

这橙子尤其在蒙古受到了热烈欢迎。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剑道第一仙 唐人的餐桌 最强战神 光阴之外 我有一剑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九星霸体诀 踏星
相关推荐:
最强万界帝尊异界学神残龙谱小岛有人家血案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