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83)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这一日, 府外来一道一僧,道人是个坡脚, 僧人是个癞头,穿着破衣衫, 衣衫上满是泥水, 疯疯癫癫指着府内上空交头接耳。

因为站在围墙边,离大门一段距离,门房没有赶人, 只是警惕的看着这二人, 深怕闯进这府里来。

道人看着上空那庞大的金光:“这道金光并不是我们能够抵挡的。”

僧人点头附和:“就算是仙子来也是不敌。”

道人又看了一眼那上空, 然后对僧人说:“也不知这是哪一位仙人下凡, 只希望不要误了那风流冤家的了断一番情缘。”

僧人:“不如你我进去, 讨一个人情?”

道人点头:“可。”

话一说完, 僧人道人就消失了踪影, 原本在门口正盯着两人的门房,不过是一眨眼时间就发现两人不见了, 顿时又揉了揉眼睛,瞪大眼。

才发现这两个怪异的人真的不见了, 他跑了过去,站在原来僧人和道人站立的地方,奇怪的摸了摸后脑勺, “咦, 这人呢?”随即像是想到什么打了个冷颤。

“该不会见到鬼了吧?”

难得闲着, 敏宁在书房将自己关于红楼梦的记忆都记录下来。等记了个大概才发现全都是一些痴男怨女的故事。

她忍不住满脸黑线, 也只有通过贾元春才隐约知道一点皇家的事。

突然她发现屋里有些不对劲,抬起头正好看见屋里多了两个人。

癞头和尚和一个跛脚道人,敏宁心中一惊,这两人是谁?如何进来的?为何没有经过人的传报?

随即又想到这个世界当中,除了那一道一僧,还有谁拥有拥有这份能力?

她挺直了腰坐正,想着朝外面喊人,问道:“两位什么人?来找我有何贵干?”

跛脚僧人笑道:“阿弥陀佛,贫僧是跟老道过来见一见这世外之人。”

敏宁心里“咯噔”了一下,佯装什么都不知道,“世外之人?是指我吗?”

破脚道人开口:“贵人自然就是那世外之人。”又看了敏宁一身金光,刺的眼睛发痛,他继续道,“这次我二人来找贵人是想讨个人情。”

敏宁也不知道这二人为何跟她说话好声好气,不过却不妨碍拉大旗作虎皮。

“不知道两位所说的人情指的是?若是能帮得上我自然会帮。”当然前提是能帮得上。

癞头僧人开口,“阿弥陀佛,这件事对于贵人来说很简单,是一对风流冤家下凡历劫,我二人希望贵人不要插手。”

敏宁心神一动,当即明白一对风流冤家指的是谁。

看来林黛玉已经出生了。

敏宁呵呵一笑,“不知道二位说的风流冤家又是何人?”

癞头僧人跟跛脚道人相互看了一眼,朝着敏宁一拜,“既然贵人不知,那我们多有打扰。”

然后一转身,两人朝前一跨,两人的身影都消失在原地。

敏宁身子一紧,神情凝重起来,若是说她之前还想插手林黛玉命运,此时却真的有了顾忌。

她靠在椅子上沉思起来,这些人不过是仙人下凡来历劫,正如那两人所说,她确实不应该插手。

在凡间不管过得再悲惨,对于仙人来说,不过是一场梦,梦醒了,劫难也就过去了。

若是敏宁凭借着对书中人物的怜悯,随意去插手,满足的不过是她自己,说不定会害的林黛玉泪没还完,做不成神仙。

想到这里,敏宁甩了甩头,算了,她还是管好自己的事,别去多管闲事。

六月十六,是贝勒府里三个小主子的抓周日。

抓完周就是满周岁,满周岁就可以正式有自己的名字。

这一回四爷照例翻烂了书,挑了几个还是不满意,最后挑了弘暄、弘晧作为五阿哥和六阿哥的名字。而三格格也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叫雅利奇,意为小甜果。

三个孩子当中只有三格格小体格最强壮,长相非常肖似四爷,若是男孩子也肯定志得意满,可偏偏这是女孩。大概四爷也担心女儿的容貌,才给她起的这个名字综合一下。

而到了敏宁这里,雅利奇就变成了甜甜。

甜甜也喜欢这个名字,相比较雅利奇,她对甜甜这个名字更有反应。

……

王二石家就住在京城附近,这一日一早他就紧赶着起床打扫家中。

家中目前只有他一个人在,村子里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父母趁着农闲进城打工,留下孩子在家,当然有些家中还有老人帮忙看着。

王二石却没有这个待遇,他爷爷奶奶早年就已经去世,父母不在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生活。

几年前开始,京中建造了许多工厂,厂里就开始招工,因为工钱不错,村子里稍微还有点力气的全都进工厂。

除了农忙时间,其余都是在工厂劳作。

王二石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他今年已经十二岁,在乡下也算是半大不小了。

何况家中的粮食都已经收了起来,就算父母不在家,每日只需要他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足够了。

打扫好家里后,王二石跑到家后面的小溪中扎了个猛子,冲干净了汗以后才爬上来,回到家里又打了盆水,冲了一下再换上短裤短褂。

今日里村里有喜事,跟王二石他们这些少年有关。

等完了换好衣服就出门到隔壁去找小伙伴菜头,菜头嘴里叼着一块饼子,边吃边让王二石等他也换上新衣服。

也不过八点来钟,日头已经很毒,晒得人身上刺痒。

等菜头换上了新衣服,两人才接着往村口走,一路上又陆陆续续遇到了不少村里的小伙伴。

很快聚集了一个大队伍,说说笑笑的往村外走。

就在村外五里地的地方,原先是一块乱葬岗,已经被填平,建了一座又大又高的院子。

四面八方不少村里人家的孩子全都赶了过来。有些被大人带着,还有一些如同王二石他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少年独自过来。

进了大铁门,来到一大片空地,空地正中间摆放了三张桌子。桌子后面已经坐着的三个人,而前面比王二石他们要找到的人已经站成了一排。

下次看到王二石他们过来,有人招了招手,让他们在那些人后面排队。

他跟菜头和其他同伴们一同走过去站好。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陆陆续续在将近两百多人,将整个平地上挤得满满当当的。

大概是见人来的差不多了,坐在中间桌子后面的人敲了敲桌子,喊了一声“安静”。

空地上的人慢慢的消了音,那人站起来开口。

“首先欢迎大家过来,这里是王村小学的开幕仪式,我是这家书院的院长,在这里简单的说上两句话。”

旁边有人鼓掌,王二石他们立即也照着鼓掌。

院长按了按手,掌声稀稀落落停了下来。

“咱们书院今日开学,招收方圆十里的孩子来读书。也不需要大家交束修费,只将书本费交了就行。书本费二十文,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说着又扫了一眼前方的人群,指着左边的人说,“过来报名的到张夫子这里报名。”

王二石怀里揣着二十文钱,这是他前几日进城跟父母要的,一听说二十文钱就可以读书,他父母当即就答应了。

王二石心里也揣着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够读书习字,能够读懂报纸,了解外面的世界。

王二石报了名,开学时间还要一个多月,听说提前报名是要统计印制书本的数量。

拿着小小的收款单子,王二石满怀希望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他继续摆弄他之前所做的玩具。

这个玩具是父母从城里给他捡回来,他爱惜的很,虽然有些地方损毁了,但他还是自己削了竹子,小心翼翼的将损坏的地方替换了。

又玩了一会儿玩具,王二石进入屋子里抱出了一个大木桶来。

这是一个用来洗衣服的机器。不需要手摇,只需要拉动机关,它就能够自行运转起来。

这是王二石一个人在家里闲着没事儿,鼓捣出来的玩意。

又检查了一下这个大家伙,王二石将之前换下来的衣服扔到桶里,然后从井里打了水,猛的抽下一根绳子,木桶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转动起来,然后桶内的一个棒槌也跟着转动打在了衣服上。

王二石倒了一些皂角粉进去,棒槌转动带动水起了许多泡沫。等速度缓慢下来,王二石又猛拉了一下绳子,棒槌继续快速转动起来。

大概也就这么几下,这衣服洗得差不多了,王二石弯起了腰手往水中摸,摸到一个软塞,他扣了起来,将塞子往上一提,随后嘴里起了一个小漩涡,而木桶下方,水哗啦啦的流了出来。

王二石将木塞扔到一旁等待,等水流净之后,他重新将木塞塞了回去。

又打水往木桶里倒,然后又拉了一下绳子,木桶又转动起来,里面的棒锤带动着衣服又搅动起来,水很快变得浑浊起来。

大概连续几次后,王二石将衣服从木桶中拿出来,然后拧干了衣服里的水。

将衣服晾好之后,他伸头往桶里看,发现连接着棒槌的地方,又发现了断裂。

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发生这种情况了,几乎洗一次衣服,里面的东西就会损坏一次。

王二石最先是用木头,然后用竹子,其实他最想用的是钢铁,那他一个小孩子家哪里有能力弄来钢铁,只能多备了一些竹节放在家里备用。

王二石从院子里抽出了竹节过来,比划了一下长度大小后,他拿起刀飞快的削了起来,然后将坏掉的部位重新换好。

啪啪啪!

王二石抬起头就看到有人站在自家门口看着他拍手。

“院长?”王二石有些吃惊。

原来这个拍手的人,就是之前他在书院里见到的那位院长。

院长笑着问,“我可以进来吗?”

王二石把手背在衣服后面擦了擦手,“请进,院长这边坐。”他搬来了一个凳子。

院长和气的摆了摆手,“那倒不用坐,我原本过来是找人的,你认不认识你们村一个叫王猛的人?我看他没有报名,特意过来看一看。碰巧看你用这个东西来洗衣服。”

王二石拘谨的笑了一下,“院长是找王猛吗?他家在最西头,最破的那间泥土房就是他家。他家里太穷了,没钱去报名。”

“不过是二十文钱书本费,凑一凑不是很容易凑出来?而且我听说你们庄子上壮年人都去工厂做工,这点钱应该很容易出才是。”院长问。

王二石挥了挥手,“不不,王猛跟我们不一样,他爹在他两岁的时候就病死了,他娘后来改嫁,只他一个瞎眼奶奶把他拉扯大,平日里就靠着屋后面那巴掌大的地过活,偶尔村里也会接济一下,他家贫如洗,出不起那二十文的。就算出得起,还要照顾奶奶,他也不会去的。”

院长听了沉思起来,这种事在乡下很常见,几乎哪个村子庄子都有这种贫穷人家。

“无妨,就是过来访问一下。”院长又看了一眼那个大木桶,问王二石,“你这个东西不错,有没有想过将这个卖出去?”

“卖?”王二石惊讶,“东西还能卖?这是我懒的洗衣服才做出来的。”

院长笑了,然后拍了他一下肩膀,“自然可以卖,我知道有个地方专门收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你要是愿意卖的话,我可以帮你打听一下。”

王二石干脆点头,“卖,只能卖得出去,当然愿意卖。”

有了钱,他就能让爹娘不必出门去做工。

过了两三天后,院长又来到王二石家。

这一次不是他一个人来,而是带了一个年轻人。

那年轻人一进院子就看到了王二石搬出来的木桶,研究了一番,然后让王二石洗了一回衣服。

这一回洗的是冬日里的厚棉服,基本上转一会里面的竹节就会断掉。

换了一次又一次的竹节,王二石脸都通红起来,心想这东西这么容易坏,肯定卖不出去了。

对方根本没有在意,等衣服洗好后,王二石和他一同将衣服拧干。

夏日的日头非常大,几乎大半个时辰后,衣服就干的差不多了。

对方将衣服拿过来那要看原先满是污渍的地方已经洗得一干二净,又闻了闻,衣服上的皂角味很淡。

对方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跟王二石说,“那东西需要拿回去研究一下,根据它的价值才能出钱买下。”

王二石有些不舍,空口无凭就将东西拿走,他又不是傻子。

可这人是院长带来的,他又不好意思拒绝。

这时候旁边的院长不乐意了,“让你来是评估一下,东西的价值,不是让你直接把东西拿走。而且这还是个孩子,你也好意思占他的便宜?”

年轻人白了他一眼,“放心,钱肯定都会给的。”

然后对着王二石说。“这东西你要是现在就卖钱,我可以给你一百两银子买断。就是说这个发明以后跟你没关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另一样,就是以技术入股,以后只要卖出去一样就能分你一点分成。”

一听到一百两银子,王二石脑袋就有些晕乎乎的。

这就好像现代时,一个中学生无意中做出了一个东西,突然有个人跑过来跟他说花十万块钱买一样。

十万块钱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同样一百两,对于王二石来说,也是一种冲击。

一百两银子啊,王二石还在思考这到底有多少,这么多年来全家的积蓄也就五两多。

旁边的院长不说话了,只看王二石怎么选择。毕竟这才是第三次见面,他最多帮他牵桥引线,不可能帮他处处做主。

“怎么样,想好了吗?”年轻人问。

王二石脑袋卡壳了,然后又问,“要是我选第二个的话,那每个月的分红会有多少?”

年轻人顿时笑了,“你这个东西做得还有些粗糙,仅能够供我们参考,将来我们会改造出更加方便的洗衣用具出来。所以要是占股的话,分红给的不会多。就是卖出一台的话,大概能得到十文钱。”

一台十文钱,那么一百台才是一两银子,一万台才能够得到一百两。

王二石有些迟疑,这个选择就是告诉他,是想拿快钱还是想拿慢钱。

快钱的话是买断的价格,慢钱的话能够一直源源不断。

说到底他自己都有些怀疑这机器能不能卖出一万台。

“我选第二种。”王二石咬着牙,他就赌一把。

院长给年轻人使了个眼色,到这个程度就够了,别太压榨人。

年轻人乐呵呵的从怀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契约意向书,在一些空位置上填好了谈好的数字。

花这么点钱就拿下了一种发明,年轻人觉得这笔买卖他值得做。

签好了契约,院长嘱咐王二石将契约收好。

那位年轻人跟他说,“明天别忘了去签字,地址契约上面有写,看不懂的话,可以找人问一问。最好带上你家里的大人,另外在银行开一个户头。等东西卖出去后,每年的分红会统一转到银行户头上。”

他糊里糊涂的点了点头。

院长跟年轻人一同将洗衣桶抬起来,送上了旁边的马车上。

王二石目送着马车离开,转身激动的跳起来。

马车上,院长放下了窗帘,有些不满的跟年轻人说,“以前你可不是这样的,竟然压榨一个孩子的钱。”

院长和年轻人以前是同一家孤儿院出来的,读书的时候因为年轻人最喜欢发明一类的,就进入了庄子的研究所。

而院长继续读书,等考上秀才功名后,他觉得自己很难再进一步,便报名出来管理一家书院。

第一批选拔出来的院长,分配到的都是京城近郊的书院,前些天也是凑巧,院长路过了王二石家,看到了他那个发明顿时惊为天人,才将这个发明介绍给自己以前的朋友。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朋友变了,变的以利益为先,他可是知道在厂里那些发明出新器具的老工匠,可以拥有一成的分红,怎么到了王二石这里就变成十文钱?就跟打发人一样。

年轻人却有自己的道理,“这事你不懂,之所以不给外面人多的钱,我有自己的理由。”

院长盯着他,“那你倒是说说,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理由。”

年轻人看着手中刚刚签下的意向契书,道:“以前的时候,我们也曾经给过外界人一层分红,但是有些人一暴富整个生活就改变了,不仅惹人嫉妒,且极易走上歪路。后来发生了许多不好的事情,比如因为暴富,家里钱财被抢的,人出事的。还有多了钱后,不事生产,被人引诱赌博的。后来经过我们讨论下了决定,凡是在外面收到的发明,全都不给予太多金钱,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予帮助。”

“比如说王二石这种,他现在还小,观察的话是真的有悟性,可以吸收到庄子里来。若只是昙花一现,每年那些分红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足够他一家改善生活。至于多余的钱,我们会用捐出来,救助一些贫困子弟上学。”东西做出来的分红并不是永远都分,有个期限,一般是五年。五年时间足够这件产品更新换代了。

年轻人看着院长说,“当然这些是不能告诉王二石的。”

院长叹了一口气,“算了,你说的这些我也不懂。”难怪这么大的书院只收取书本费,不值得薪资都是由上面拨钱,原来这些钱是这么来的。

院长不知道这些钱对于王二石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年轻人却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这事王二石肯定不亏,东西放在外面扔给别人都没人要,我们最起码给他钱了。”虽然给的很少。

马车行了大约三个钟头,才进入一个大大的庄子。

整个大庄子,不是用石墙围起来高高的从一个小型堡垒,上面还有人在巡逻。

马车在庄子里绕了一段路,才到了一个僻静的院子门口。院子的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研究所。”

院长怀念的看了四周的景色,“很久没过来了,这里变化可真大呀。”

年轻人笑了笑,“变化大吧?里面的变化更大,你大概不知道,咱们这庄子可是来了许多皇城造办处的匠人。”说着下了领着院长下了马车。

“就因为多了这些人,庄子又扩大了一部分。”

“来人,帮忙抬一下东西。”年轻人朝着研究所里面喊。

大约过了这两分钟里面就跑出来三个人,“吴珲你今天出去都干啥了?”

刚出门就看到了院长,“咦,这不是柳裕安吗?”

院长柳裕安一看那几个人也跟着笑了,原来全都是熟人,以前在一个学书院读过书。

三个人走到马车旁停下了脚步,“原来你也认识柳裕安?”然后跟院长拱手,“许久不见呀,听说考上秀才了,恭喜恭喜。”

院长回道:“之前毕业之后大家就散了,没想到你们进了研究所,还跟吴珲做了同事。”

一旁的吴珲道,“行了,胖子、老刘、小刀等会儿进去再聊,赶紧将这个大家伙搬进去。”

“好嘞。”瘦瘦的小刀,头伸到车厢里看。

一旁的胖子和老刘也跟了过来,三个人合伙将木桶搬了下来。

院长要是想帮忙,被一旁的吴珲拉住,“别忙,他们三个人做。”

胖子、老刘、小刀边走边说,“对对对,你是客人怎么能让你忙,这个也不重,我们搬就行,吴珲带着柳兄进去坐。”

院长看他们几个,就知道他们规矩没那么多,跟着吴珲进去。

“等等,要放在院子里,下午请张工他们来看一看,研究一下该怎么改造。”吴珲指挥着几人洗衣桶放在院子里。

胖子开口问,“吴珲,这是什么东西?看着还挺重的。”说着摸了一下大木棒,又拽了一下绳子,咕咚咕咚,里面的木棒迅速的转动起来。

胖子吓了一跳退开。

其他两个伸头看,“我猜是用来和面的。”

“不对,应该是用来榨油。”

两人争吵起来。

吴珲带着院长往屋里走,“不管这三个,还得再吵上一会儿。”

院长笑了,“以前他们三个在读书的时候就爱聚在一起,没想到多年过去还是老样子。”

随即又想到,当初这三个并不是读书的料,没有什么创造才能,按说是进不了研究所才是。

院长问了一句。

吴珲解释:“老刘他爹是研究所里的老工匠了,为研究所立过大功,后来就问上面要了三个名额,将这三人塞了进来。他们只负责做研究所一些零工,比如帮忙抬东西,收拾零件之类的。”

院长点了点头,无论哪个地方都有关系户。

“你坐一会儿,快该吃饭了,我让人将菜打过来。”吴珲朝外面喊了一声。

胖子抖着一身肥肉进来,“珲哥,叫俺啥事儿啊?”

吴珲问他,“食堂关门了没有?”

胖子点头,“已经关了,不过小炒窗口还开着。”

吴珲掏出一沓饭票递过去,“行,你们去看看有什么菜,帮我点几个过来,今天要请裕安吃饭。”

“欸!”胖子干脆利落的接了过去。

吃完了饭,吴珲带着院长四处逛了逛。

“你看看这个怎么样?不错吧,能考验孩子脑筋的灵活性,想没想过订几套放在你那书院?”

院长笑了,“感情你带着我看了半天,是想跟我推销这些东西?”

吴珲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头,“抱歉,这都弄成习惯了,以前经常带着一些人来推这些东西,带着你这一转,有些话不注意就说出来了。”

这时候远处传来两声钟响,吴珲对院长说,“行了,两点了,张工他们该上职了,得让他们研究一下那东西能改造成什么样子,然后再估算一个合适的价格。放心,你的介绍费不会少你的。”许多发明都是不经意间发现的,只是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同样从这个庄子里出来的,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明白创造的重要性,就算不是自己创造,若是介绍过来,确定能够转化成商品,就能得到估算价值两成的介绍费。

比如说,这台洗衣桶要是估算出来能卖百两银子,那么院长就可以得到二十两银子的奖励。

当然洗衣桶肯定是卖不到百两银子的,这只是个比喻,但终究是白得到的,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可以得到这笔奖励。

这些年庄子里层出不穷的发明,除了庄子里自己研究出来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从民间发现的。

吴珲带着院长回去的时候,他口中的张工已经和其他工匠围着木桶研究了。

院长甚至看到那个木头已经被拆的四分五裂。

“里面的部件倒是简单,咱们自己稍微研究一下就能够研究出来。”有个工匠跟张工嘀咕。

张工拍了拍木桶,“说的简单,但为何没有人想起来?既然人家做出来了,这发明就是人家的了。”

在研究所可没有谁抢谁发明这种说法,甭嘴上说说,你先研究出来做出一个样品来,经过研究所确认真没有人申报这种新东西,那才属于你的发明。

王二石做出来的洗衣桶非常简单,还没有稻谷脱壳机来得复杂。大概后几个匠人稍微看一下,基本上就知道如何做的,可偏偏就没人往这方面想。

“行了,我将一些部位改造成钢铁,再来研究一下。”张工转头,跟吴珲说。

“明天人家可是来签契约,得算计好成本,我可是每台报了十文鼎价钱。”

“十文?”张工点了点头,“这个价格低了。”

说着拍了拍木头,看了旁边的胖子一声,“你们几个小子要是没事,就将这些东西全都搬到我那边去。”

胖子人连忙点头,“好好,张工你们先回去,我们肯定帮你们搬过去。”

张工又跟吴珲说,“多出二十文钱的成本肯定不会亏,我先拿走了,回头新的做出来后,多少成本再告诉你。”这话是告诉他,二十文以内都可以谈。

吴珲笑着送走这些人,随后朝着院长耸了耸肩,“看来今日是没办法知道了。”

院长道:“没关系,正好趁着这时间赶快回去,明日里我会跟王二石一起过来。”

“那行,我看看有没有去京师里的车,让人带你一程。”书院还未开学,院长还是住在城里,只每日早上去书院。

回城以后,院长恰好在城门前碰到了王二石和他父亲,也是赶巧了,刚好碰上。

“爹,这是书院的院长。”王二石拽了拽父亲的衣服。

“院长,你可真是大好人,愿意白白教咱们村里孩子读书。”王二石的父亲是个老实人,看到院长就跟看到大恩人一样。

院长摆摆手,“您可别这么客气,这书院是别人开的,我也只是给别人工作而已。是东家不收你们学费,不是我的决定。”说着看着父子俩就问,“我们这是回去?”

王二石的父亲开口,“是的,小二说做的那个东西被人看中了,明日需要去签什么契约越需要大人跟着。我就请了一天假,明天跟我去。”

院长当即笑了,“王二石,没有告诉你父亲是我帮你介绍的?”

王二石不好意思的红了脸,道:“院长,你不是还没来得及吗?我原本打算回家后跟我爹说的。”

王二石的爹听到这句话后,当即对院长感激道,“原来是您,是您帮的忙呀,真是太感激你了。”

院长忙回道:“不用谢,也是赶巧了,刚好路过你们家,看到二石在用东西洗衣服。看了一会儿,想到有一个朋友在收这些奇怪的东西,就帮忙牵了一下线。还是二石聪明,能想出这种器具来。”

“二石都是跟他小叔学的,把小叔没进城之前就是个木匠,二石到时候经常帮他小叔,等他小叔进城之后,他接收了他小叔那些工具,有时候一个人摆弄。”说着王二石的爹叹了口气,“这两年我跟他娘进城,也没办法管到他,他自己可能就琢磨出这个玩意了,真没想到有一天能拿来换钱。”

院长跟着摸了摸二石的脑袋,然后问:“这么晚回去也没车了吧,要不到我那里歇一晚。明日里你们不还是要去庄子上吗?正巧我也去,刚好带你们。”

“不用不用,我已经雇了一辆牛车。”王二石的爹一脸感激,“院长明日也去?那真是太好了。”原先他还有些发愁,说要去签契约,他和他儿子可都不识字。要是院长也去那就好了,好歹是书院的院长,识字那还不是小意思?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剑道第一仙 唐人的餐桌 最强战神 光阴之外 我有一剑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九星霸体诀 踏星
相关推荐:
最强万界帝尊异界学神残龙谱小岛有人家血案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