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95)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三皇子一把抢过八爷手中的酒壶, 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花园内的亭台,地下烧着地热, 亭台四周都是开阔的,但是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此时的花园内的草木已经凋零, 只几棵靠近假山边的松树还是常青着, 亭台靠近水边,可以看见不远处那一座新搭上的石桥。

石桥非常的新,跟整个花园相比有些格格不入, 那里原先是座木桥, 不过上半年木桥坍塌, 为了防止再发生这种意外木桥便改成了石桥。

“你到底怎么惹到老四家的?”三皇子喝了一口温酒, 感觉肺腑中的凉气都被逼了出来。

他现在总算能确定不是他这边的问题, 肯定是老八哪里惹到安佳氏了。

八爷摇了摇头, 苦笑一声, “先前京城里的报纸不是老是报一些倭人国的坏消息吗?把倭人那边急得团团转,便找上了我。这件事我原先跟福晋猜测过, 觉得很像隔壁小四嫂的手笔。只是我们私下里的猜测,那倭人国再来一求, 福晋就插了一句,结果就……”

“将隔壁老四家的供出来了?”不等八爷说完,三皇子接了一句。

八爷点了点头。

三皇子顿时拍了拍脑袋, 好吧, 他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得罪老四家的了, 这简直就是生死大仇。

“我说八弟妹到底是怎么想的, 咱们这些生意别看的赚钱可都靠着安佳氏供货呢,人家提供货物还不用现银,让咱们先记账拿去卖了银子再销账。原本咱们揽着这条线,不让老四家的船跑这条航路已经是理亏,这回又得罪了她,岂不是没了那几条货源?”

八爷苦笑一声,“不怪福晋,前几天隔壁送了两个女人过来,大概是说了什么,惹福晋生气。”

“你呀你。”三皇子抖着手指着他,都是把家里的女人给宠坏了,这等事竟然也能干得出。

都是妯娌,按说对外应该一致的,可老八家的倒好,胳膊肘往外拐,以后谁还敢跟她接近?

可事情已经出来了,总得找个好的解决办法。

“那你说吧,安佳氏那边肯定不会再供货了,咱们得想想其他办法,这条航线要是守不住,安佳氏肯定不会错过。”

一想到一船一船的银子,三皇子就坐不住了。

之前他们还能厚着脸皮,不容许外人插手这条航道,可这回得罪了安佳氏,安佳氏肯定不会在顾及他们的面子,她的船队可要比他们的多多了,要是真插手进来,跟日本的通商他们肯定争夺不过安佳氏。

八爷放下酒杯开口,“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

“好事?”三皇子猛的将酒杯往桌子上一放,“都急到头了,还是好事?”

八爷看着他,“我在想,之前供货方面是不是太依赖安佳氏那边了,你瞧,人家不过是掐断源头的供货点,咱们就得抓瞎。要不是这一次,我还不知道咱们其实一直被人家捏在手心里。”稍微卡着点,就让他们乱作一堆。

三皇子便问他,“那你说吧,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在咱们大清哪里还有比安佳氏手上的货更便宜,还不需要咱们先垫付资金?”

这世上哪来这么多好事儿?还不就是靠着老四那一个面子。

安佳氏之所以没有插手东洋的贸易,不就是顾忌着老四吗?再加上货是从她这里出,她也能赚上一份,这才没有执意参与进东洋贸易中。

这一回要是断了从她那边提货,难保对方不会自己组成一个船队通往东洋。

这左右都为难,一时之间三皇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更加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船队已经被人捏在手心里。

八爷笑着开口,“这个还请三哥放心,我已经跟德川家商量了,那我们的船队以外,别的商船都不容易靠岸。”

这直接是在另一个源头将安佳氏通商的可能掐断。

三皇子一听,立即朝八爷竖起大拇指,“感情你已经找到好方法了,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说的做。”

三皇子离开后,八福晋这才来到花园中的亭台,她上了亭台以后,有些不好意思道:“爷,我是不是给你惹出麻烦来了?”

之前虽然出了一口气,她心里是高兴了,但是这段时间看爷每日忙得不行,帮她收拾烂摊子,她心里又有些过意不去。

她没想到几句话的代价会有这么大。

八爷拉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身边,轻轻的拍着她的手安慰道:“无妨,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了,你不用放在心上。”说到这里,八皇子又对福晋说,“汗阿玛快到京了,这两日你将府里看得紧一些,别让旁人钻了漏子。”

八福晋柔顺的说了一声,“是。”

过了一日城外传来消息,皇帝已经过了长城很快就要入京。

几个皇子连忙出京,赶到密云去迎驾。

“儿臣参见汗阿玛!”

皇帝爽朗一笑,“起喀。”

几位皇子见皇帝身边太子不在,心里虽然有疑惑,但是却没有在这个时候问。

等退下后,跟随皇帝启程时,才找来随驾的小阿哥询问。

“十四弟,今日怎么没有见到太子?”

九皇子骑着马凑到十四皇子身边问,这下子旁边的几位骑着马的皇子都有意无意的靠近。

十四皇子大大咧咧道,“太子有恙,还在后面马车上养病呢,汗阿玛说了让我们不要过去打扰。”听到这话的几位皇子若有所思。

四爷也垂下了眼眸。

要是太子真的生病了,那么应该将他留在热河养病才是。

一群人心思各异,接下来路途都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跟随圣驾回京。

进了京,皇帝回宫。

有了皇帝,宫廷才算是真正的有了主人。

就连住在皇城角落的敏宁都感觉到,京城里的气氛不一样了,整个京城好像活了过来一样。

再加上还有两个月就要过年,这气氛越发的喜气起来。

隔日下了场雨,敏宁坐在书房里,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在等待着。

皇帝一回宫,四爷就要上朝,敏宁已经收到消息,皇帝回京后会在朝廷上主讲的大事。

那就是关于开放东洋贸易。

别以为她不知道八皇子已经跟日本人定下了协议,日本那边不允许别的商船靠岸,敏宁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在她看来八皇子与日本人定下的协议根本就不算数。

皇帝即将要开放东洋的商船贸易,以后不仅是八皇子,三皇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跑商,就连那些王公大臣朝廷大员都可以参与进去。

日本人根本没有说不得权利。

这对于日本人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可以促进日本的商业繁荣。

但这其实就是一个被蜜糖包裹的阴谋,蜜糖不仅吸引着日本人,更加吸引着整个大清的上层阶级。

只要尝到了甜头,那些王公大臣自然会发现日本就是一块放在嘴边的肥肉,怎么不可能引来觊觎?

而这件事当中,不管是八皇子还是日本人,都没有说话的田地。

皇帝一开口,八皇子的谋算可以说是白费了。

这才是敏宁下手最狠的一招,她不亲自参与东洋航海,而是将整个朝廷上下都拉进去。

八皇子三皇子还想吃独食,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三皇子和八皇子不想交出航线,那也得交。

皇帝可是想将整个日本都吞入腹中,哪里容得下自己儿子挡路。

特别是皇帝如今防备着太子,就连太子生病也要带在身边,就怕脱离了视线,给了太子起兵造反的机会。

皇帝终于老了,都开始忌惮儿子了。

不仅忌惮太子,就连所有的成年儿子都忌惮。

更何况三皇子跟八爷赚的钱太多了,就算敏宁不出招,皇帝也不会让两人继续赚下去。

赚那么多钱干什么?莫非是想招兵买马掀翻老子的皇位?

或许几位皇子没有这么想过,但不能肯定皇帝心里没有闪过这个念头。

皇帝已经老了不像以前年轻力壮,自然担心儿子将他赶下皇位。像前些年那么宠爱太子的场景已经不再有了。

敏宁唏嘘一声,随后就将这点猫哭耗子的心思抛在脑后。

四爷一回府就独自躲进了外书房里。

敏宁听到消息后赶了过去,刚到门前就被苏培盛给拦住。

“安主子,爷在里面商议事情,您还是等会再来。”

敏宁一听就知道四爷肯定是跟他那几个门人在商量事情,而就在这时,书房门被打开了。

三五个人从书房里出来,见过敏宁之后纷纷行礼,行了礼之后便退下了。

四爷站在书房门前朝敏宁招手。

这下苏培盛可不敢拦着了,直接让开了路。

敏宁走进书房内,书房里燃着火盆,并没有点上地龙。

四爷正站在书桌后面写字,在纸张上迅速的写了两个字,“航海”。

敏宁瞬间明白他字里的意思,但是却没有直接问。

“爷,我来帮你研墨吧。”她站在桌旁殷勤道。

四爷没有吱声,换了一张纸继续练字。

敏宁边研墨边在想该怎么开口。

一旁的四爷不经意扫了她一眼,见她心思都没有放在墨上,便轻咳了一声,“墨洒出来了。”

敏宁回过神来,低头一看,可不是,原来墨就挺多的,她这一磨,墨就多了出来,已经没过了砚台,流到了桌子上。

敏宁连忙从旁边拿了一张纸,将墨水擦掉,等擦到一半时,才发现这张纸正是四爷刚才写的那张。

干出蠢事后,一时间她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四爷叹了口气,放下笔拉着她来到一旁的盆架子上,帮她将手上的墨迹洗干净,才拉着她在书房的榻子上坐下。

“说吧,过来找爷是有何事。”

敏宁看了他一眼,小声的发问。

“爷,这一次早朝都谈论了什么?”

四爷瞥了她一眼,“谈了什么你不知道吗?”下朝的时候,张廷玉可是凑到他身边说了一句,不负使命。

这句话还能跟谁说的,也只有安佳氏有那个本事能使得动张廷玉。

别以为他不知道张廷玉有一个弟弟就在安佳氏手下干活,还有一个弟弟被安放在京城外的医学院中。

肯定是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安佳氏偷偷的交代张廷玉撮使汗阿玛鼓励朝廷参与东洋的贸易。

汗阿玛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这其中一定有其他事情。

敏宁干笑一声,“爷,您说什么,我怎么会知道呢?”

四爷将她脸转过来面对自己,沉声问道,“张廷玉不是你的人?”

敏宁觉得有些荒谬,“爷,这怎么可能?哦,您是说这一次航海贸易的事对吧,张廷玉只是还了咱们救他弟弟的恩情,您不要多想,我怎么可能将张廷玉收入手中。”更何况这是张英教出来的人精,怎么可能能够轻易投靠她。

“好吧,我告诉你,我是用这一份人情换来张廷玉在皇上面前提了航海贸易一事,但是没有说其他的,容许朝臣参与进行航海贸易全都是皇上自己的决定。”

随即见四爷沉默,敏宁心里有些慌,继续道:“其实人家也是看在爷的面子上还这一份情。说到底还是爷您的面子大。”

就在敏宁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四爷这才开口,“既然你知道汗阿玛要开放官员参与到航海贸易,那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敏宁松了一口气开口,“爷,其实不仅官员可以参与进去,就连朝廷也可以参与进去。现在国库不是空缺吗?完全可以利用航海贸易赚来的银子填补国库。国库有了银子,那些跟随的朝廷官员也能赚到,相比较贪污得来的银子相比,谁都愿意自己能够清清白白赚到银子。以后银子赚的多,想必也就看不上贪污得来的那点银子。”

再贪污的话那更好,直接宰上一刀就是,猪还是养肥了再杀。

四爷却不置可否,“人的胃口是不会满足的,就算在航海贸易中赚了银子,但该贪污的还是照样会贪污。”

如今大清的吏治已经逐渐腐烂,不快刀斩乱麻,只依靠着填补那些贪官污吏的胃口,是不可能治愈的。

这一点,身处于户部的四爷是深有体会。

人的欲望无限,得到多,胃口也会更大。直到有一天,胃口大得让朝廷忍无可忍,直接一刀砍了填补国库。

“要我说,这事爷就不应该管,您以为皇上是不知道,只是这件事牵涉太广,他老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皇帝已经老了,一心想当盛世明君,国库亏空,吏员腐烂,只是盛世下的皮藓,因为触角太深,皇帝顾忌太多,所以才没有动。

真想要动的话,雷霆霹雳之下,早就能连根拔起。

皇帝想干的事,这世上就没有人能够阻止。

就像这些事,未来会交到四爷手中,四爷可没有皇帝在位时间长,还没有坐稳皇帝之位,不就急切着想要惩治贪官污吏吗?

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只能通过那些笔杆子给四爷安了一个抄家皇帝之称。

可要是没有四爷来拯救,哪里容得下乾隆的挥霍?整个大清在康熙末就已经濒临深渊。

盛世之下,难掩隐患。

“算了,这事也轮不到爷来管,东洋贸易一事汗阿玛交到了爷手中,你跟我说说你有什么章程。”

敏宁有些惊喜,没想到这权利被四爷拿到了,她之所以鼓动开放东海贸易,就是为了掩饰明年大量的商船离港。

不然的话那么多船往东海跑,却不是去日本很容易被发现不对,要是东海多了许多商船,少个几十艘也不会有人发现。

“这个很容易,只要将这一两年来三皇子和八爷赚了多少银子一公布,就不相信会有人不动心。”

到时候肯定有人会把着四爷不放,就是为了搭上这一艘顺风船。

“这样岂不是得罪了老三跟老八?”四爷沉吟一声,然后问。

敏宁哼了哼,“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是他们先不仁不义,别怪我以牙还牙!”

说到这里,敏宁又跟四爷说,“爷,您就安心的在府里呆着,这件事我来办,您就等着那些人来府上求着参与到东洋贸易中。到时候咱们可以开一个公司,朝廷占大头,其他人付出多少两银子就占多少股份,每年年底时凭借股份分钱。”

四爷点了点头,“公司又是什么?”

敏宁将西洋人的东印度公司说了一遍,然后对四爷说,“要是不清楚的话可以问一问那些洋人,洋人肯定都知道的。”反正东印度公司如今正繁荣着,完全可以把那个框架拿过来用一用,再添加一些本土的规则。

四爷点了点头,“行,这事我会去询问京城的洋人,回头整理份折子上表给汗阿玛。”

就在敏宁跟四爷商量的时候,隔壁八爷府上也没有闲着。

“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办?”早朝之后,三皇子直接翘了班来到八爷府上质问。

八爷也没了之前的从容,一脸凝重,“我也不知道汗阿玛为何突然会下这个决定。”完全是打破了他们之前的布置。

“我过来是想问问你有什么解决方法?”三皇子气愤的拍桌子,这一次汗阿玛简直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将那些王公大臣,朝廷官员全都拉下水,哪里还有他们赚钱的份?

八爷沉声询问他,“三哥,这事不对!汗阿玛想要开通东洋贸易,为何咱们没有得到消息?肯定是有人插了一足。”

三皇子反射性将目光看向了西边,随后他又看着老八,“你是什么意思?”

八爷开口意味深长道:“三哥,你想一想这一次谁得到的好处最大?”

三皇子顿时一摇头,“不可能是老四。”早朝时老四那个惊讶的神色,一看就不像是假的。他可以肯定老四也是头一次得知这件事。

“我没说是四哥。”八爷开口,“但您别忘了,四哥府上还有一位能人。”

“你是说安佳氏?她哪来那么大能耐,能够左右汗阿玛?”三皇子还是不敢相信。

八爷道:“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是直觉告诉我,这事跟隔壁脱不了关系。”

三皇子顿时无语,靠直觉?直觉有个屁用,能做证据吗?

他觉得与其这样跟老八掰扯下去,还不如去跟老四套一套人情,这航海贸易赚到的银子,他心里可是有数的,虽然不能吃独食,但总比被撇开来的强。

这样想着三皇子也不耐烦在老八府里多呆了,随便找了借口离开。

八爷还不知道三皇子想要跟他拆伙,心里还在想着该怎么解围。

随即又想到京城里还有一伙棋子,那群倭人在京城里呆了有小半年了,如今汗阿玛回来了,是该提出来用用。

皇帝嗯了一声,没有在做回答。

八爷偷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见他没当做一回事,继续翻看报纸。便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劝道,“汗阿玛,那群拨人几次来找理藩院递上折子想要求见汗阿玛。”

理藩院是对外的机构,理藩院是统治少数民族,加强少数民族对大清联系的地方。

还兼管理一些属国之事,所以日本虽然脱离了大清,但是想要求见皇帝,还是得通过理藩院。

八爷见皇帝不吭声,有些急了,“不过是一群东洋小人,汗阿玛接近之后随意打发就是。”

皇帝冷哼一声,“胤禩你大胆,朕何时需要你来管朕该如何行事?”

八爷当即跪在地上,冷汗嗖嗖往下冒,“是儿臣逾越,请汗阿玛降罪。”

皇帝一言不发,任由八子跪着。

老八胆子越发大了,仗着赚了些银子长袖善舞,受到那些大臣的恭维,整个性子狂妄起来,都敢跟着他指手画脚起来。

八爷整个人如遭雷击,跪在地上簌簌发抖。

皇帝静静地翻阅着报纸,查看着这段时间经常发生的事情?

看到那些大臣收到倭人送的女人后,他眉头皱了皱。

不过是离开不到一年,整个京城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倭人国真是恶狼之心,用女人来腐蚀朝中大臣。

他看这报纸上说的对,倭人国原本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此时贴上来,绝对不怀好意。

至于这一个个接收女人的大臣跟儿子,皇帝一一记了下来。过不了女色这一关,皇帝如何敢重用?

看到自己四子冷面拒绝了倭人国的女子,皇帝心里有些满意,不过是区区蛮夷之女,哪里配得上皇家子孙。

“汗阿玛,是儿臣逾越了,还请汗阿玛责罚!”

八爷跪了半个小时以后,见皇帝还是没有开口,此时脑子里再也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只想先渡过这一次难关!

皇帝这才放下报纸,缓缓开口,“听说你从倭人那里赚来不少银子,正好山西去年大旱,朝廷赈灾只是杯水车薪,你有什么看法?”

什么想法?不就是想让他将银子捐出来吗?这话已经说得那么明白,八爷还能怎么办?

他一咬牙,“儿子……愿意捐出所有赚来的银子!”银子没了再赚就是,只是这次惩罚大概许多大臣都得离他而去,这些人都是人精,汗阿玛很明显看不过他营私结党,那些人自然识趣。

皇帝开怀一笑,起身走下来亲手将她扶起,“胤禩有仁者之心,朕心大慰,也不用全交上来,总得留一些家用。”

八爷再次跪下,“谢汗阿玛不怪罪之恩。”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起身,然后又道:“胤禩,朕命你辅佐胤禛一同协管东洋贸易一事,有何事务必要跟你四哥好好商量。”

八爷心中一喜,没白花一大笔银子,竟然得来这么一个好差事。

管理东洋贸易,这可是一个肥差,可是一个能跟宗亲交好的机会,老四只会冷着脸,哪里会低下头去拉拢这些人。

皇帝看着老八脸上喜色难掩,心里也高兴,打了一巴掌再给个枣,又瓦解了老八的夺嫡之心,他怎么不高兴。

几位皇子当中,他最不可能考虑的就是老八,让一个辛者库之子登上皇位,那简直是打他的脸。

为了避免他起心思,还不如在最开始就打消他这番心。

皇帝心思一转,又转到其他皇子身上,如今十三十四也已经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了,皇帝哪里看不出来,只是这两个儿子太小,根本不是几个哥哥的对手,回头碰一碰壁自然就会退缩。

皇帝还是将心思放到几个大儿子身上,不在京城这段时间几个大儿子明显动作频繁,大概也只有老四没有动这番心思一心念佛。这跟其他几个兄弟相比,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让皇帝忍不住宽慰,还是老四好,没惦记着他这个老父屁股下的位子,将东海贸易交给老四,也是给他的奖赏。

念佛是好事,却不能真出家,还得多加加担子,免得他一心扑在佛经,有了忘却红尘的念头。

四爷听到敏宁说的公司之后,就快速忙碌起来,整天的拉着洋人打探。

东印度公司在西洋人耳中可是鼎鼎大名,历时一百多年,如今还是东西方主要的贸易公司。

可以说跟大清通商的西洋船当中,绝大部分都属于东印度公司。

不过敏宁对东印度公司了解的不多,所以并不知道这是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有好几家公司联合在一起组办成东印度公司。

四爷敏锐的察觉到这种情况,觉得这不就符合大清如今的现状吗?

完全可以由朝廷组建一个公司,其他宗亲组建一个公司,大臣们在组建一个公司,再从民间招一些商人组建一个公司,各个阶层组建好之后一起投股再组建一个联合公司。

之所以加入商人是因为经商一事还是由商人来办,朝廷跟其他人公司就等着坐收钱就是。

而且这也不算是与民夺利,就算夺,夺的也是国外的钱,影响不了大清百姓。

人家叫做东印度公司,四爷觉得也应该取一个名。

于是四爷又翻起了书,这一次不是给孩子起名,而是给公司取名。

敏宁提了一盅羊骨汤过来,这段时间四爷是不着家,外面又是风寒地冻的,厨房里常备着羊骨汤,就是给他补身子驱驱寒用的。

“怎么是你送过来?”四爷看着敏宁提着熟悉的食盒有些意外,平日里不是苏培盛去取吗?

敏宁笑着将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后,取出放在里面的羊骨汤,纯白的羊骨汤放着鱼一起煮的显得非常鲜。

再放一些粉丝,豆饼,豆芽,青菜叶子,羊肉片就成了一碗羊肉粉丝汤。

四爷十分喜欢这样吃,这总比喝白汤要来的好,再来上几块酥脆的烤饼,大冬天的热乎乎的吃进肚子里非常畅快。

食盒里不仅放着羊肉汤,还放着几盘凉拌的羊肉和羊杂。

用红油拌了,就着羊肉汤吃,非常舒服。

“这大冷天的你不用跑过来。”吃完后四爷擦了擦嘴跟敏宁说。

敏宁笑了笑,她特意从苏培盛手中截了活过来,就是找借口过来。

吃完饭后,苏培盛眼神很利索,立刻招来小太监将桌子收拾了!

四爷舒服的坐在榻子上,敏宁给他捏捏头,问,“爷,这几日都在忙什么?”

四爷闭上眼睛,道:“你之前说的公司,爷已经摸清楚了,正打算想一个好听的名字。”说着指了指书桌,“你来给爷参考一下该叫什么名字好。”

敏宁听了后,就松开手,拿了放在一旁的帕子擦了擦手,走到书桌前。

整个纸上满是墨迹,写写画画,总共也只有两个名字。

“东海联合公司,大清商贸公司?”

坐在榻子上的四爷点了点头,“目前只想出这两个名字,还都是跟那些洋人学的。哎,给孩子起名还成,但是给这什么公司起名还是第一次。帮爷看一看这两个取哪一个好。”

敏宁心里想这两个名字哪一个都不怎么样。

“两个都行,不如拿去给皇上瞧一瞧,若是皇上不满意,可以由皇上来取。”

四爷当即睁开眼,他一拍掌说,“你说的对,公司这件事我还没有告知汗阿玛,现在起名字还为时太早。”说着,他立即起身开始换了一双胶底的马靴。“我这就去禀报给汗阿玛。”

“爷,在外面还下着雨呢,去畅春园还是等雨停了再说吧。”敏宁开口劝她。

昨日皇帝不耐烦待在宫中,又转道去了畅春园。

四爷套上厚衣服,“无妨,外面雨还不大,我乘马车过去。”

府上有一辆马车,是专属于敏宁的,轮子是用橡胶做的,有弹簧,一点儿也不颠簸,比那些木轮子马车要快得多。

同样的马车,在京城里得花大价钱才能买到,普及率并不高。

不是敏宁不想将橡胶推广开,只是取杜仲胶有些麻烦,如今的杜仲胶只能够用来做胶鞋和鞋底,用来坐马车轮子太浪费,而且杜仲胶不耐磨,敏宁打算引进橡胶树之后,直接推广橡胶。

敏宁劝不了他,也只能看着他打着她拿过来的雨伞冲进雨中。

“圣上,四贝勒在外求见。”

书房里点着龙涎香,皇帝坐在靠窗的榻子上,看着书,听着外边雨打着玻璃窗的声音。

梁九功小心的走了进来凑到皇帝身边小声说。

皇帝放下书,抬头看他,“老四过来了?怎么这个时间?”皇帝又看了一眼玻璃,窗外那逐渐大的雨,以及被刮的乱动的树木,跟梁九功说,“赶紧将老四喊进来。”

四爷进门时冻的已经有些发抖,嘴唇都泛紫,皇帝然后有些心疼忙,忙让人将她带到隔壁去泡一泡热水澡。

等四爷洗完之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进书房时,皇帝已经坐在桌子前喝茶,正招手让他过去。

“老四,这个时候跑来找朕,有什么事?”

四爷跪地给皇帝请安,皇帝让他身坐下说。

四爷小心的坐下后,然后才掏出一本折子递上来。

“汗阿玛,有关东海贸易,儿子有事要禀报。”

皇帝接过了折子,翻开看了看。

一旁有宫女给四爷送来一碗姜茶,四爷心里很受感动,这一看就知道是汗阿玛为他准备的。

皇帝将这本折子看了许久,看完之后瞥了一眼坐立难安的四爷,问:“这又是安佳氏给你出的主意?”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剑道第一仙 唐人的餐桌 最强战神 光阴之外 我有一剑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九星霸体诀 踏星
相关推荐:
最强万界帝尊异界学神残龙谱小岛有人家血案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