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一年多,“藏红花”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也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他们的帮扶对象,也慢慢从单独对个人,逐步有了一些较大的项目,比如认购山区学校的教材,认养孤寡老人,并正在商议捐建第一所山村小学。除此而外,她们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构想,培训“藏红花”在册志愿者,定期为孤寡老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一些特殊对象进行心理辅导。从单纯经济援助,转而兼顾精神援助。

春节就快到了,佩妮向大家发出了邀请,希望第一所“藏红花”小学破土动工的时候,能看到支持她的朋友们。

其实,自从佩妮回来办了画展又去西藏后,大家就都有了一种西藏情节,亦榕一说,大家都兴奋起来了。

这么多好朋友一起出行,想想都让人感到兴奋。还没到时间呢,大家就想到了各式各样的场景,所有人都在期待着。

大年三十一过,初一大家就出发了。只有钱正因临时有事到日本去了,其余大大小小一共十三个人,热热闹闹上路了。火车上大家有说有笑,兴奋的都写在脸上了。特别是玥玥、如琢和忆怡几个小孩,更是问这问那,一刻也停不住。

白枚说:“我要在西藏栽棵树,纪念我们的西藏之行,让佩妮好好给我看护着。”

兰芯说:“好啊,我们每个人都栽棵树,让一棵树遥远的树,陪着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慢慢变老。”

“真浪漫”。白枚充满遐想地说。

当火车停在拉萨站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欢呼了一声。

一出站,大家就看见了郑憾,然后自然地,他们又看见了佩妮。兰芯、亦榕、白枚和佩妮一下就抱成了一团。除了徐雅杜娜没见识过其他人早就领教过他们的疯狂了,所以一点都不惊讶,只是在旁边看着她们表演。

兰芯她们又哭又笑,有打又闹一半天后,才终于分开了。看大家都笑眯眯地看着她们,才稍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郑憾对翊然无双他们几个男人说:“她们几个一凑到一起就变喜鹊了,我们走吧,先到家里休息一下。这时,大家才一齐向外走去。

郑憾叫了几辆出租车,不久就停在了一个小院旁。佩妮打开门,把大家迎进了家。院子里摆了两张方桌,和一些椅子,桌上还有一些水果和藏式特色小吃。郑憾一副主人的样子:“大家先休息一会儿,我先给大家捣酥油茶。来到了西藏,可一定要喝酥油茶。”几个小孩就去抓桌上的东西吃。

大家看小院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普通民居,有两层,外面的装饰很艳丽,基本色调以红蓝黄三种颜色为主,层次分明,却异常协和。佩妮和大家介绍说,中间一间是客室,左边一间是她的画室,右边一间基本上算是“藏红花”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是她和郑憾了。

画室正中,放了一张大大的画桌,上面不是笔就是纸,还有大大小小的调色盘,桌子旁边还支着几个画架,上面有还未完成的画。而办公室只有一张办公桌,桌上放着一部电话,靠墙摆放着一组普通的沙发。

和画室与办公室相比,中间的客厅就精致多了,有很多装饰图案很繁复,明显是藏式风格,但大家也看不大懂。

郑憾端了酥油茶来,给大家喝,小院里一下就弥满了酥油茶的清香。所有人都好奇,玥玥他们更是争先恐后,抢着要喝。忆怡接过,一大口喝下去,立马就做了个大怪脸,所有人都看着她笑了。

大家在小院里坐下,就叽叽喳喳地说开了。亦榕说:“佩妮,我们的行程怎么安排,先和我们说一下。”

佩妮说:“这不归我管,等郑憾忙完了他和你们说。”

郑憾说:“我们先吃饭,为你们接风洗尘。”他把最后一杯酥油茶递给了王乐:“吃完饭,我们先看一下拉萨的夜景,让你们看看夜色下的布达拉宫是多么雄伟!还有,在灯光的辉映下,布达拉宫是多么惊艳!”他的语气很煽情:“当然,不仅仅是布达拉宫,拉萨的夜景美极了。”

郑憾看大家都看着他,接着说:“明天我们就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如果信佛,也可以去礼佛。不信也没关系,大家就去感受藏族同胞对佛祖的虔诚。后天,我们就出拉萨边走边看。初三,就到我们“藏红花”捐助的第一所小学的地方,参加破土动工仪式,见证我们的小小的成就。”大家想象着那天的情景,都兴奋了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吃饭的时候,郑憾带着大家到了一家叫“雪域人家”的饭店,郑憾引大家按藏族的方式,先席地而坐了,然后,几个藏族女孩给每一个客人都都倒上了酥油茶。

菜上好后,郑憾又说:“藏族同胞招待贵客,都喝青稞酒。喝青稞酒也有讲究,满碗为敬,但一次不能喝完,先用食指沾洒向天空弹三次,祝"扎西德勒"后,才能喝一口,等斟满了再喝第二口,分三次喝完。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饮,那就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主人会很不高兴。”说完,他向大家做了示范,大家好奇极了,纷纷效仿起来,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桌上放着的菜肴,大家只认识烤猪肉和风干牛肉,郑憾指着一桌子菜食和大家介绍了好多,有糟粑,波突,扒擦磨古,巴拉饼,粑羌,哲羌,萨干察门,布鲁。他介绍了好多,但大家听着名字,都觉得有些古怪,也记不住。只是当他说到一种叫古突的东西时,大家听的特别专注。

古突是藏族的年饭,在藏历腊月二十九日吃,本意是 “腊九粥 ”。粥由9种东西熬成:麦粒、杏、羊毛、辣椒、瓷片、内向捻线团、外向捻线团、豌豆、木炭。每种物质都有一定意义。食得羊毛者,预示来年心肠软;食得辣椒者,嘴不饶人;食得木炭者,心黑,等等。郑憾还说现在吃这种年饭,已不再究其原意,只不过是以此相戏,合家逗乐罢了。大家一听,就更来劲了,纷纷从碗里舀来吃,然后又乱着看都吃到些什么了,刚好翊然吃到了木炭,大家就一起揶揄他说,当官的就是心黑。杜娜却又刚好吃到了辣椒,顾一同和她开玩笑说,看来还很准的,是够辣的。大家都抢着看旁边人的碗里,到底都有些什么,一下就热闹了起来。特别是几个孩子,更是兴奋的像几只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闹个不停。这顿饭吃的特别有意思,吃完出来,大家都还觉得意犹未尽,在互相打趣。

华灯初上,布达拉宫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神秘,站在她面前,所有人都在灵魂的感召了,变得肃穆了。人们惊叹于布达拉宫的匠心独具,她耸立在高高的玛布日山上,巍峨壮丽。红宫和白宫相互辉映,而又浑然一体,没有人不为藏族同胞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所折服。

当各种喷泉花一样竞相绽放时,在不同灯光的映照下,布达拉宫更是在古老中充满了奇幻的色彩,焕发出年轻的朝气。出了惊叹而外,兰芯他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不停地摁快门,恨不得把每一个细节都保留在相机里。

第二天,郑憾和佩妮又带大家参观了布达拉宫。

据佩妮讲,“布达拉”,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 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所以又称为第二普陀山。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的王宫。历史上红宫是历代**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而白宫是**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主楼高115.703米,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各种房间1000间组成。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矗立在拉萨的市中心,是雪域之都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象征,也是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

走进布达拉宫,人们更是淹没在了一声声的惊叹里。金碧辉煌的壁画,价值连城的珍宝,还有记录着西藏各个历史时期历史和杰出人物,以及佛教活动和文化的唐卡,无不让人们感受到藏族同胞的伟大创造力。

吃过早饭后,尼玛佩妮带着大家参观了建于吐蕃王朝时期的最早的佛堂——大昭寺,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所带的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是藏族老百姓心中最为神圣灵验的一尊佛像。看着藏族百姓朝拜的虔诚,郑憾和大家解释说,藏族对佛教的热诚最直接就表现在叩长头的朝拜仪式中。进行这种“五体投地式”的朝拜首先要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向前踏一步,然后用合十的双手碰额、碰口、碰胸,表示身、语、意与佛融为一体。然后双膝跪下,全身伏地,额头叩下。在指尖处作一标记,站起跨步至标记处,再作揖下拜。

磕长头分行进磕长头和原地磕长头, 行进磕长头一种是围着寺庙或者围着神山、神湖磕长头。还有一种是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萨朝佛。郑憾说完还和大家做了示范,几个小孩还跟着他磕了几个长头。佩妮也跟着郑憾在磕长头,兰心她们几个女人也跟着磕起来,她们想感受一下藏民族的虔诚。

参观完大昭寺,所有人都参与到了转经的行列里,大人们在这样的氛围里,不由得就变得异常虔诚起来,而玥玥他们几个小孩却不管这些,他们边转着,边笑着跑着,让肃穆的气氛中平添了几分快乐轻灵和喜气。

一天下来,大家都很累,几个孩子更是早早就睡了。大人们随便聊了一会也休息了。

——终于到了西藏,佩妮和郑憾都成了藏学家家了。看着他们,是那么熟悉,但却又觉得那么陌生,似乎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和我们不太一样的东西。

——兰芯日记(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神魔之上 南宋第一卧底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前方高能 异能小神农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峡谷正能量 农门长姐有空间 最强狂婿 大奉打更人
相关推荐:
凤临天下之谁与争锋众主重生暴力女学霸以身试爱:宝贝,安静点极品听心高手总裁的逆袭影后我的吸血王子金刚骷髅美人谋律乡野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