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曾为贡品的“太平鱼”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五篇有一种味道叫乡味

第100章曾为贡品的“太平鱼”

在团山镇太平山下石山岭旁有一座叫荷霞堂的豪宅大院。

明崇祯年间(1640——1644),进士、王船山得意弟子曾荷霞开始建荷霞堂。何霞大院分上、下两院,为砖木结构。青砖乌瓦,雕梁画栋,有48根屋廊大柱支撑,屋前大坪用精致雕刻的石板铺就,下院坪墙处有数十根石头拴马柱。

曾荷霞耕读起家,热心教育,一生遵循孝道,生有七子,人丁兴旺,子孙聪贤,良田万亩,富甲一方。据传当时佃农就有七千多人。至今荷霞堂还居住着曾氏后裔几十户人家,两百余人。

荷霞公在兴建荷霞堂初,择石山岭旁的“太平神泉”处挖了一口面阔数亩的荷霞塘,并安排专人放养池鱼,年产鲜鱼数千斤。

荷霞堂竣工之时,曾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及乡邻佃农,让来宾享受了产自于常年有太平神泉注入的荷霞塘内之鲜鱼,回味无穷,众皆赞不绝口。

很快,人人都知道这太平泉水喂养出来的鱼鲜美无比,称这鱼为“太平鱼”。从此,“太平鱼”的名字被传播开来。

到清咸丰年间,勤劳的太平地区(今邵东县团山、流光岭、佘田桥和水东江等地)人们根据荷霞塘的养鱼实践,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一套池塘养鱼的方法,并在太平地区推广,于是,太平地区盛行池塘养鱼。并放养出一种膘肥肚大、头小尾短、体形独特、味道鲜美的“太平鱼”。

据史记载,“太平鱼”膘肥体壮,头小尾短,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益肠明目之功效。与豆腐同煮食之,具补中调胃、利水消肿、补钙壮骨之功效,曾为贡品。

“太平鱼”闻名天下,销路很广,上至湘西、贵州,下至娄底、湘潭、长沙、武汉。

邵东太平人不但会养鱼,也会品尝鱼、烹饪鱼。若说吃鱼,顺口溜一长串:鲢鱼肚皮草鱼腰,鳙鱼脑壳鲤鱼嘴,火焙的鱼崽崽吃不腻。

家乡还有种说法:“猪吃叫,鱼吃跳”,意思就是吃鲜的,猪杀了、鱼宰了就就吃,越鲜越好。那肥厚的草鱼腰,搁猪油、紫苏,不放其他佐料,清蒸,鲜滑甜嫩淳香!那宽厚的鲢鱼肚皮,备齐佐料,煎煮,如吃脚鱼群边……

太平人常在仲秋“解鱼”(用网罾捕鱼),农历年底干塘抓鱼。

每年**月,是太平养鱼人的收获季节。一网撒出,就可拉上一网沉甸甸的活蹦乱跳的鱼,草鱼体大膘壮,鳙鱼呆头呆脑,鲤鱼色彩斑斓,鲢鱼腰肥肚阔……赢得围观者一片赞叹声,也无形中被吊起了胃口。

供职于《湘潭日报》的85后美女编辑曾明辉曾经描写太平人们年底干鱼塘的情景:待至大鱼小鱼在浅水中乱窜时,“干塘”便开始了。鱼塘主人叫上亲朋好友,穿上及胸的雨裤,两人分别扯住大网的两端,把浅水中的大鱼小鱼揽入网中。这样三四网下来,大鱼被纷纷捞上来。大鱼被捞后,便开始捕捉小鱼和虾米,也有人捡拾田螺和贝壳……

那时候,交通闭塞,物流不便,家乡的特产难以流通,太平鱼主要的销路是食品站,再就是较近较大的集市——廉桥。

人民公社每年给各生产大队下达上缴食品站的鲜鱼指标,大队又把指标分解到各生产队。

我曾在《故乡的池塘常闯进我的梦乡》一文中说过:那个年代,生产队一般在白露以后解鱼,解上来膘壮体肥的草鱼、肚阔腰肥的鲢鱼、呆头呆脑的鳙鱼、色彩斑斓的鲤鱼……这些鱼要卖给食品站,给“吃国家粮”的和城里的人吃,社员没有鱼吃。小孩眼光光地看着大担大担的鱼被挑走了,嘴里还咽着唾沫;大人们知道,一年辛辛苦苦地割草放塘养鱼是为国家做贡献。

上缴任务完成了,余下的鱼才能自己处理。那时候又有谁舍得吃大鱼?要卖几个钱家用,于是就把鱼挑到廉桥去卖。潭宝路经过廉桥,交通方便,鱼贩子多一些那。

著名的书画家邹敏德曾经回忆青少年的往事:在中学时代,每年秋天“解鱼”后要随父亲去廉桥卖鱼。家里到廉桥三十多里路,每次都是三更出发,挑百把斤草鱼,赶三、四个小时的夜路到廉桥街上叫卖。当时听廉桥人说过“太平鱼”,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后来才明白太平鱼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有悠久的历史,闻名遐迩……

经过“解鱼”和“干塘”两次大捕捞,太平人就知道了自己一年的池塘养鱼收获是多少了。

干完塘后就洗塘泥或挑塘泥。没水源的池塘就把塘底淤塞的肥泥挑出来覆盖在黄花菜蔸子上,那是上等的肥料。有水源的池塘就洗塘泥,洗出来的塘泥流放到田里做肥料。挑完塘泥或洗塘泥后的塘底清洁了,再在塘底撒上石灰以杀菌。这样,蓄水后水质纯清,给鱼苗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放养出来的鱼确实是“绿色食品”。

因为草鱼、青鱼等吃青草,鲢鱼、鳙鱼等食草鱼、青鱼的排泄物,太平鱼池塘鱼都是割鲜草喂养,无污染,肉质细嫩鲜活,煎煮炖蒸,开汤下火锅,都能使你吃得不觉腥、不觉腻、不觉饱,直到肉尽汤干才罢休。

把太平鱼熏制,又别具风味。太平火焙鱼(尤其是小鱼崽)精工细作,把罾网捞上来的小鱼仔或干池塘捉上来的小鱼崽,用清水洗净,去内脏,沾上盐,用油煎至两面黄,冷却后用细谷糠熏焙。熏干后颜色亮丽,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烹调时,一层腊肉一层火焙鱼,撒上辣椒粉和佐料,上锅蒸制,或加青大椒锅炒,无论怎样烹制,下酒送饭,令人食欲大增。毛主席曾经也对湖南的火焙鱼是赞不绝口。

改革开放以后,南来北往的人们觉得太平鱼的味道也变了,不知道是一年四季人们都可以吃到鱼了,还是人们少给太平鱼喂鲜草、多投食米糠麦麸醪糟让太平鱼生活水平大提高,致使它速生速长、肉质疏松水淡了?以前味道鲜美的太平鱼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大家对它的美好口感也逐惭消褪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农门长姐有空间 最强狂婿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南宋第一卧底 异能小神农 大奉打更人 神魔之上 峡谷正能量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相关推荐:
汉血丹心历史正能量穿越草包小姐:一夜兽妃似雪妖娆恋爱百分百:杠上恶魔校草绝地成神奇侠系统山河故国极品神医1极品小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