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爷为何叹气摇头?是臣说的不对吗?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解大人觉得,我刚才在大本堂内所说的那些,是对,还是错?”

朱允熥并没有回答解缙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下。

他想要先看看解缙的观点。

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只有先明白解缙心中的想法,才能从中找突破口,进而将其击败。

嗯……

这个确实有点无赖。

换做是现代人的思维可能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

古人可能稍作思考也行。

但是,解缙这种“耿直”的人,可能就想不了那么多。

也可能是见朱允熥年纪小,不会往那方面想。

这波,就是通过年龄优势,进行一下降维打击。

让解缙了解一下社会的险恶。

“臣以为,三爷刚才在大本堂所说的那些。”

“其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比如走私商业这一点,臣就十分的认可。”

“宋朝的繁荣,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商业发达造成。”

“毫不夸张的说,宋朝的财富程度,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不过,商业的发展会造成一个很不好的后果。”

“人口流动性太强。”

“对各地的治安会是很大的一个考验。”

解缙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这番话一下子就点出了发展商业的根本。

人口流动!

朱允熥点了点头,解缙能够说出这个关键点,就证明解缙并不是死读书的人。

在古代,户籍制度非常的严苛。

朱允熥所了解到的知识里面,明朝户籍的严密程度是古代之最。

通过各种条令和法律严格的限制人口流动。

其中,朱元章于洪武三年下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

洪武十四年,朱元章又下令全国府州县开始编制户籍黄册。

黄册制度的比户帖制度更加详密,详细登记了每家每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职业将户口分为民、军、匠三大籍。

并且规定,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

这一职业户制度,继承自元朝的“诸色户计”。

为了配合其推行,朱元章就下令推行了里甲制度。其规定每110户人家为一里,如果达不到或者超过了,都要设法增加或者减少来达到110户的标准。

每里又推举10户地主为里长,其余的100户分为10甲,每甲推举甲首一人。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人口流动,明朝的法律还规定: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就说一里之内的农民活动范围只允许在这一里之内,早出晚归,作息的时间相互都知道。

任何人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

朱元章这么严苛的规定,也是有原因的。

明朝建立之处,社会刚经历了战乱,经济凋敝,田园荒芜,流民失所。

加上户籍和土地册籍散失严重,户口变动较大,导致政府的赋税和徭役无法征收。

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赋役,就必须要用一些严格的规定。

这些政策是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的,但是却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再加上朱元章痛恨商人,觉得商人与那些贪官墨吏同流合污,一起剥削压迫贫苦的下层民众。

所以朱元章就把重农抑商当做了基本国策。

明朝建立之处这样确实很合理。

但是随着国家渐渐的稳定下来,这个政策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

人口无法流动,土地只有那么多,原本可以养活一家三口的土地,到了后面需要养活一家十口,农民还是吃不饱肚子。

反观商人,在商税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各种钻空子。

赚的钱越来越多!

在朱允熥看来,任何政策刚一提出的时候,掌权者都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变了,政策当然也要随之改变。

只不过,既得利益者却会一再阻止。

因为规矩变了,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还是按照原来的规矩办最好。

省时省力,还可从中继续得到利益。

“解大人此言有理。”

“不知解大人还有和看法?”

朱允熥澹澹的说道。

从解缙刚才开口说出发展商业的根本问题——人口流动。

朱允熥就知道,绝对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

他们或许会碍于时代发展的限制,局限了自己的眼光。

但是,这些人绝对不是笨比。

尤其是能够再史书上留下姓名,还有才子之称的人。

绝对都是当世人杰!

朱允熥知道,自己也得打起精神来。

别到时候没有把解缙打压,反而自己丢了脸,到时候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以上是臣对商业的一点浅显看法。”

“至于臣认为不太合理的地方,就是三爷所说的来自大海上的威胁。”

“和我大明比邻的国家,高丽、倭国、交织、暹罗等皆是弹丸小国,对我大明来说不足为惧。”

“至于更远处的天竺、帖木儿等国家,距离我大明实在是太过遥远。”

“臣觉得三爷有点杞人忧天!”

“说的话有些夸大的成分。”

解缙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一点磕绊。

就好像这些话他早就已经在脑海中准备好了一样。

一点都不像是刚刚构思的看法。

朱允熥听到这话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果然,哪怕是再聪明的人,受限于眼界的时候,还是无法将目光放得更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允熥所了解的对于眼下的大明朝来说,已经不能用降维打击来形容。

妥妥的不在一个次元上面。

“三爷为何叹气摇头?是臣说的不对吗?”

解缙有些不解的问道。

他自诩,当今的大明朝论起来学问和见识,没有几个人可以超过他。

对刚才说的那些话,解缙也很是满意。

他本以为朱允熥听到后会惊讶,会意外。

不成想竟然是无奈。

这让解缙十分的不理解。

“解大人对大海了解多少?对这个世界又了解多少?”

朱允熥盯着解缙问道。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神魔之上 农门长姐有空间 异能小神农 南宋第一卧底 最强狂婿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大奉打更人 峡谷正能量 前方高能
相关推荐:
霸世雄途雄途忍界:我真的是辅助型忍者我能穿越万界诸天我在木叶学习暴血秘术春风十里不如你[网配]惊悚:这真不是阴间系统诸天:从小阴间走出的大凶超级系统我的大招来自诸天万界我真的不想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