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59)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虽然敏宁这话说的是,四爷有些动心。

然后四爷更加知道,这一阵子肯定通不过朝廷,千百年来的教育法子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军校的事情先等一等。”四爷沉吟了一声,继续开口,“所谓的大学,你想要开就开吧。”反正现如今大清已经有了好几座大学,再增加几座也无妨。

敏宁笑了笑道:“也行,不过办大学一事还要朝廷的支持。”

四爷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什么支持?”

敏宁道:“大学的毕业生可自动拥有进士功名。当然这功名只是虚名,若要迈入官场还得参加殿试。”

四爷点了点头,“可以。”

敏宁这才松了一口气,那么这样就不必担心大学的招生问题,甚至对于读书人来说,大学是另一个通往做官的途径。

既然跟科考挂上了钩,那么就不必要担心读书人会有顾虑。

毕竟绝大多数的读书人还是一心奔着科而去。

敏宁接着又道,“爷,既然你担心大学的问题,那么可以先见立童子学,总得扩大大清的识字率。现如今我手下的工匠都会识字,这才能够理解其他知识,未来总不能抱着那些迂腐的读书人,还可以以国家资助的名义资助一些童子学生继续进入中学教育,再考大学,未来这些可都是您的好帮手。”

四爷心动起来,确实这无疑是一个培养国家栋梁的好办法,可以按照自己所需要的培养人才。

这总比像如今一样四处撒网捞鱼更加有针对性。

敏宁的动作很是迅速,隔天就在医学院附近买下了一块,她打算将这一块建设成大学城。

不仅有商学院,还有机械学院、电力学院等等。

目前商学院招生最多,至于电力学院因为有电力的原因,还未搭建完成。

倒是机械学院已经开始招生,机械学院招生的人有些特殊,之前拍卖了拖拉机图纸的商家拿到图纸之后,却是一头雾水,普通的匠人根本没有接触过拖拉机,这就导致就算拿到了图纸也看不懂图纸。

机械学院刚画好了地盘,就直接去信告知了一百个拍卖图纸的商家,告知他们提供委托培养人才的业务。

这消息一传出去,顿时这些商家就迫不及待的送了人过来,当然这一家不能超过十人,这就导致机械学院还会造成就提前招到了一千个学生。

这些学生有些都是能工巧匠,可惜的是不识字制约了发展。

人到了之后,因为机械学院还未建成,就借了医学院的教室,先给不识字的人扫盲。

至于那些识字的人直接扔了一本机械书让人自己看。

反正不管如何都得等到来年正月十六才开学。

城外新建的学院只引起了一些波澜,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甚至有些人觉得开一家商学院简直就是笑话,士农工商,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甚至有人觉得这商学院根本就招不到学子。

暂时之间,学院还在建设,所以关注的人不多。

敏宁直接让银行跟户部合作,撰写一些关于经济的书。

户部属于四爷的大本营,虽然如今被八爷掌控着,但是经过上一回全国清查账务,基层的官场也出现了大地震,不少人被牵连摘了顶戴花翎。

户部可谓是重灾区,八爷的人更是被清扫了一大半,再加上敏宁的人迅速的补充了进去,所以户部已经不足为惧。

另外,还透露了一些消息给户部,让户部编写一些关于账务的书,回头直接让商学院学子学习,未来户部可以考察商学院的学子。

简单的来说就是让商学院帮助户部培养一些人才,这些人才懂得税务知识,又懂得商业手段,不需要户部再从其他部门调人慢慢培养,而这些出自商学院的学子进入户部之后可直接拿来用。

户部已经缺人都快缺疯了,听到有这样的好处,忙迫不及待的编写书籍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经验都写了进去。

当然这件事暂时只是秘密,如今在外面,仍然没有人看好商学院。

等到未来商学院招生时,这个消息曝出去,可以想象有多具有爆炸性?

当然,这一会儿所有人的视线都关注在那畅春园和圆明园明亮亮的灯上面,暂时无人顾及城外那几座还未建成的学院。

八月十五那如梦幻般的夜晚,一时间就成了京城里最大的话题。

发现了电灯,不少人心里都挠的痒痒的。

与此同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小彩灯的玩具,手一摇灯就能亮起来,这种灯一出现,就受到了追捧。

毕竟弄不到两座园子里的灯,不少人就将视线对准了市面上的那些小玩具。

可惜这些灯太小了,虽然一摇就会亮,但是那亮度还不如蜡烛。

不少人将主意打在了小灯上,将小灯给拆开,琢磨着能不能复制一个大的出来。

可惜的是里面的材料都是闻所未闻,比如套在铜线外面的皮,谁也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小灯的出现,让京城的百姓爆发出剧烈的渴望,谁都想拥有这样一座晚上也能够明亮的灯。

不过这种小灯的原理到底跟园子里用的不一样,甚至将有些人都给带到了沟里。

还以为两种园子里肯定建造了一座非常巨大的摇手,整日里有军队在里面不停的摇才能够满足园子里电量的需要。

这种传言在百姓之间非常有市场,甚至还有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这些消息通通逃不过粘杆处的耳目,四爷那边听到消息,便去找了敏宁,询问她打算何时建造新的发电厂。

“这事不急,先吊一段时间的胃口,发电厂那边又增加了一座发电机,但这种发电机完工之后,再将线通到皇城内。”

当然最先用上电的绝对不会是老百姓,只能够是皇城内的各家王府。

敏宁也正好将视线对准了这些人,不然那些电线杆电线的钱该找谁报销?

等收到这一笔之后,再将电线通往外城,敏宁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让整个京城都能够用上电。

至于外地,她已经设想好了法子,交给各省自己去运作。

不过这管电力的衙门,她得先组建起来,让各个省□□这模式。

一年的时间用于缓冲,正好也可以培养一些电工。

这些电工未来还要前往各省,指导各省铺设电路的工作。

四爷虽然很想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不过到底没有过问,毕竟他之前已经同意了将这件事完全的交给她。

九月初,京城的各个王府宗室就坐不住了,自己买来的小玩意研究不出来什么,那么只能够求到皇帝那边将电通到他们府中。

见识到电灯的好处,在用上蜡烛反而像是退到了原始社会,感觉种种不便。

原本以为皇帝会主动将电通到他们府中,然后没想到半个月过去了皇帝连提都没提。

这些宗室一下子以为皇帝压根就没打算将电分享出来,只通了畅春园跟圆明园。

四爷这边等了几日,也没见这些人过来询问,难道是太上皇那边遭到了旁击侧敲。

不过,太上皇是那么好说话的?特别是知道了电的用处之后,知道这又是一个源源不断下金蛋的鸡后,他的口风就紧了起来。

不管是谁来打探,太上皇总能够将话题给带偏了。

一时之间不少人在太上皇这边碰了壁,才转头想起了皇帝。

也对,这事是皇帝闹出来的,确实也应该去找他。

这个念头一想明白,四爷那边就收到了好几封想要请安的折子。

四爷均扔到了一旁,压了几日之后,才将话递了出去。

“电一事归电力公司管,找朕也没用。”

电力公司是什么鬼?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公司好伐?

最后不少人从朝廷新注册的公司中翻找起来,总算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找到了这家公司,以及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址。

很快京城就出现了一个奇景,好几辆系着黄带子红带子的马车从皇城来到了外城西城。

“这里就是电力公司?”固山贝子胤禟下了马车之后,好奇的看着面前一个看起来非常破坏的宅子。

他身后陆陆续续有马车停下来,不少人跟着从马车下来。

给胤禟驾驶马车的人是他身边的贴身太监,此时手中就拿着一张纸,上面抄录这几行字,对视了一眼那宅子,当即跟自家主子说,“回主子是这里。”

“九哥,问清楚了吗?是这里吗?”

胤禟一回头,就看到了老十,点了点头说,“从衙门里抄的地址确实是这里。”

老十手中拿着一把折扇,显得有些风流倜傥,他走过来感叹了一声,“这地方可真破,真是令人想不到这电竟然是这里给弄出来的。”

胤禟摇了摇头说,“难道你还看不懂吗?这里只是老四设立的一个幌子,我敢肯定那电灯,老四肯定知道的一清二楚。”

老十泄了气,“人家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他不说难道我们还能撬开他的嘴?得了,给了咱们这个信息,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人家给的路子走吧。”

胤禟哪里不懂这个道理,老四登上了皇位,他们就已经是失败者,就算再上蹿下跳,对于老四来说最多也就使个绊子,真动不了他分毫。

现下,凡是跟八哥沾到一点边的都被老四给排除到边缘外,胤禟已经知道他这是在排除异己,可就算知道又有什么用,不还是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

人家光凭这一个皇位,就能够将所有疑虑全都压下去。

若不是现如今太上皇还在世,胤禟都怀疑老四可能会朝着他们这些兄弟下手了。

“咳、咳!”

敏宁捧着一碗药,坐在床边喂给四爷喝。

深秋天气原本就反复无常,特别是又下了一场雨,温度一下子降下来,四爷一个不注意就中了招,这不从昨夜里开始就发了烧。

敏宁又惊又怕,更是发了老大的火,询问过苏培盛,才知道四爷已经连续劳累了一个多月。

难怪身体撑不住,一降温人就病倒了。

四爷喝完了药,又重新躺回到床上,心里还记挂着政事。

敏宁气的不行,“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想做什么?”随即伸出手去摸他的额头,头上的温度还有些烫。

四爷急着反驳,又咳嗽了起来,敏宁没好气的将他半扶起来,拍了拍他的后背。

四爷咳嗽声平息之后才说话,“各处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我得随时关注着,那些折子还得等着我去批……”

敏宁看着四爷有些干燥的嘴唇,以及通红的脸颊,都病成这样了还想着工作。

“不行,你这样不行,只是一段时间没有看着你,你竟然将自己的身体糟蹋成这样!”

“我……”四爷想要反驳。

敏宁直接一挥手,“行了,都不要说了,这件事你听我的,我帮你从组建一个秘书处,专门帮你处理折子的事。”

四爷咳嗽了一声,询问她,“不行,这些折子都是我的责任,怎能够落入他人手中。”

敏宁皱起眉头说,“一个月可以有几万本折子,你要是天天将时间耗在桌子上,那么你管理国事的时间又能剩下多少?”

“我帮你组建一个秘书处,不是替代批阅奏章,而是将住这里的内容给浓缩成一句话,可以减少你的工作量,以后你尽可以挑选内容重要的折子来批复。放心,这些人都是从朝廷里抽取,绝对身家清白。”

四爷刚想开口,那就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太监的唱声,“太上皇驾到!”

敏宁跟四爷相视一眼,四爷艰难的坐了起来,敏宁拿着枕头放在他背后垫着,随后退到一旁安静的等待着。

太上皇很快进了屋,敏宁跟随其他屋里的宫女太监一样跪下。

太上皇连关注都不关注,迅速的走到了床前,按住了四爷,“行了,你都变成这样了,不要行礼了。”

四爷有些惭愧道:“没想到儿子些许小恙就扰到了汗阿玛。”

太上皇瞪了他一眼,“都病成这样了,还瞒着我。”要不是太上皇心血来潮让人请皇帝过去,也不会问出皇帝生病的事情。

“太医怎么说?”太上皇亲自拿手背试了试四爷的额头,然后询问。

四爷靠在枕头上,脸上扯起一个笑容,“太医说只是感染上了风寒,好生喝药就能快速痊愈。”

可惜太上皇根本不相信四爷的话,扭头问向了敏宁。

“安佳氏,你来说!”

敏宁此时仍然跪在地上,见太上皇转向她这边,便开口说,“回太上皇的话,太医说皇上这是劳累过度,身体抵抗不住气温下降,这才染上了风寒。”她可不愿意给四爷遮掩,最好让太上皇知道了,可以命令他好生休息。

四爷被泄露了底子,偷偷的瞪了她一眼。

正巧太上皇扭头看到,一边让敏宁起身,一边开始训斥四爷,“你都将四十岁的人了,怎么还不知道保重身体,你看你这个样子,哪能跟我四十岁那会儿相比?还有我之前都怎么教你的,既然登上了皇位,就应该知人善用,不要什么都握在手中……”

太上皇教子,四爷给了敏宁递了一个眼色,敏宁带着人悄无声息的退出去。

老远时还听到屋里面太上皇的声音,“内阁就是帮你处理政务的,你不用,难道是准备让他们养老吗?”

敏宁出了万字殿后,便派人去查四爷生病的消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

要知道四爷身体刚一有样,消息就被掩盖住了,别说太上皇,就连同住在圆明园的年妃都不清楚。

而太上皇这么快得到消息,敏宁不得不怀疑圆明园中有太上皇安插的人。

当然就算找到这人又如何,她也不能够拔除。

敏宁的是另有打算,打算让这人帮忙传递一些消息给太上皇。

四爷一生病,万字殿内就积攒了大量的奏章。

敏宁让人家消息掩盖了,免得四爷着急,另一边她加紧的派人去摸查京中官员的底细。

最后得到了一张纸纸上最起码写了近一百个名字。

敏宁将名单拿给了四爷,让四爷来挑选,这些未来都是帮四爷处理消息的,特别是天子近侍,自然就事关重要。

四爷勾选了十个人。

敏宁问,“这人是不是少了些?”

四爷却指着几个名字说,“这些都分出好几个势力,保证不会让这些人勾结起来瞒住我。”

敏宁倒是有些佩服他,光是看着名字就能将对方的底细摸清楚。

既然四爷已经选定了,她便将纸拿了过来,“行,我这就派人将这些人给请过来。”

四爷心神一松,然后问她,“你打算怎么做?”

敏宁说,“自然是给他们培训一下,让他们明白有些事得保密。”

四爷点了点头,任由她去运作了。

反正那些折子都是由内阁刷选之后呈上来的,也不差这一套顺序,何况真正重要的事情还有密折,密折肯定是不过他人之手。

病了两天,事情都推给了内阁处理,四爷难免有些不放心,就询问起了外面的情况。

敏宁帮他捻了捻被子,才开口说:“放心吧,这几日没什么大事,就连前些日子闹得要通电的宗室也消停了。”

四爷又问她,“那电的问题解决了?”

敏宁点头,“谁家要拉电都自己去跟电力公司说,不过从畅春园拉到皇城这段路途的电线杆跟电线钱要这几家分摊。”

四爷手捂着唇咳嗽了几声,问道:“那得不少钱吧?”

“那是当然了,电线里可是纯铜,这么长一段路,最起码也得上千斤的铜,光是收电费可收不回来。”

一听敏宁这样说,四爷就有些担忧,“我看你那铜线就树在野外,会不会有人去偷?”

那可是纯铜,再加一些金属可以铸铜钱了,难免有一些大胆的前进偷线。

敏宁摇了摇头,让四爷放心,“那电线可都通着电呢,谁要碰谁就得死,你也不想一想,天打雷劈的人有谁活下来?何况每根电线杆下都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了电线的危险性,要是这样还杜绝不了人性的贪婪,那么被电死了也活该。”

总得有人先吃了教训才能够警告后来者。

不等四爷开口,敏宁绕开了话题,“总共也就是从畅春园到皇城这一段,现在各家宗室都在统计有多少家合伙来牵这个线,人多一分摊,这钱也出不了多少。”

四爷点了点头,不再过问这个电的事情。

皇城内这段时间倒是挺忙的,前所未有的宗室都聚集在一起,不为别的,就为商量哪几家准备通电。

接电这一事情到底关乎面子,没有一个宗室会拒绝,结果皇城内的宗室一个都没跑掉。

顺便又将想要一块拉电的官员给拉了进来。

因为想要早日通电,所以这件事难免没有拖延,而是快刀斩乱麻,记下各家名字之后,就将名册给报到了电力公司。

电力公司再根据核算,将总成本费用分摊到每一户头上,然后让人将钱打到公司账上。

钱一到齐,就开工。

等到十月中旬,第一场雪飘下来,皇城内几个王府,贝勒府前都点上了灯。

报馆报道了之后,也找上了电力公司。

又联系了好几家报馆找了外城的几户大官以及富商,协商之后跟着分担了一些费用牵了电线到外城。

就这样电灯就在内外城慢慢扩展开来,凡是家里有些积蓄的,就算是为了那个面子,也会装上个灯。

再后来城外的工厂见识到灯的作用,有了这灯,晚上也能够开工了,那这电费跟赚到的钱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城外的工厂都大手笔的签了电线过来,直接入工厂。

等到过年,今城内绝大多数都拉上了电,因为之前都千叮咛万嘱咐过绝对不能去触摸电,否则会被电死。

下的这些用户,只敢碰那根拉电灯的线,不敢碰旁的地方,就怕被电到。

就连灯泡坏了,也只敢找电力局的电工过来安装。

一时之间,电工就成了稀缺,城外那边刚教授出来的一部分人,就被这些老电工给带着传授经验。

原本以为得花一年时间才能够将让京城的人全都接受电,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电灯就被京城的百姓给接受了。

外地的人来京之时发现电灯,一个个都恍惚看到了神迹。

绝大部分看到了商机,想要在老家也建上一座发电厂。

可惜的是,电这东西实在太危险,没有经过培训,根本玩不转。

既是朝廷想要将电推广开,也因为局限性,一时之间没办法往外扩展。

转过了年,敏宁又开了好几家发电厂才满足了整个京城的所需。

随即才继续往外扩张,逐渐的扩张到新城附近的庄子和村子,再然后是直立的各个县。

经过一年的时间,才算是铺满了整个直隶。

距离京城非常近的天津发现了电的出现,别想着将电通到天津去,不过光是京城这边就足够敏宁忙了,所以往外扩展的事情就交给了各个省。

比如整个河北那边全都由天津等来负责,为此京城这边还派了一部分老师来到了天津天文学院,开设了电力科,专门教授电力的知识。

而生源就来自官府的选拔,官府设立了一个电力公司,拨了一部分钱到这公司里,又招收了一批会读书写字的年轻人,送到天津天文学院学习电力。

等毕业学会了怎么安装电之后,京城那边的电力公司派一部分人过来指导官府如何建造发电厂。

不过关于高压线以及装到每户人家的电线,就得电力公司自己出钱去买了。

当然这一部分资金属于电力公司先行垫付,未来可以从用户手中再收回来。

天津有一个大港口,这个港口非常重要,日吞吐量也挺高,可以说是最需要电的地方。

这里算是第一个通上电的,明亮的电灯就竖立在港口各处,将港口附近的船都照得清清楚楚。

港口这边的电灯一通电,就引来了市民的围观,一个个激动兴奋的想要在家里也牵上电灯。

一时之间,天津这边的市民们对于电灯爆发出了强烈的热情,十家里有八家都准备安上电灯,天津的电工一下子稀缺起来,整日里不停的忙碌,可就算这样,也满足不了天津的缺口,只能在加紧培养。

天津隔壁的城市看了也很眼热,一个个找关系向朝廷敲边鼓。

朝廷那边只有一个答复,每个城市自己建设发电厂,京城那边的电不可能运送到这边来。

听到答复,除了想要占便宜的以外,大多数城市都大喜过望。

学着天津的模式,在自家地盘建设电工学院,然后邀请京城的电力公司电工过来教学。

京城那边除了平日里维护电力的电工以外,大多数都被派到了周边城市。

就这样已经成为辐射点,电力很快朝着周边辐射开来。

转眼两年过去,整个北方这边,绝大部分省都用上了电,除了最边陲的省份。

不过也仅限于城市里,出了城还得摸黑。

而江南那边,也有少数几个城市用上了电。

与此同时,临近新年京城里传出一个不好的消息,太皇太后病了,眼看着是度不过这个冬天。

京城里不少人家都有了心理准备,在家中备了白布。

说实话太皇太后有如此高寿,不少人都觉得有些惊讶。

一般来说皇家很少有活到这么高寿的人。

特别是做皇帝,一般很少能够活到六十岁。

太上皇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令人惊讶了,没想到的是太皇太后竟然比太上皇活的还要长。

要知道太皇太后可是比太上皇还要大十一岁,已经突破八十岁。

太皇太后病重,太上皇跟着身体不适,可即使这样也守在太皇太后身边。

眼看着太皇太后到了弥漫之际,整个畅春园那边都乱了套,四爷自然是一步也不敢离开太上皇。

“皇额娘!”太上皇坐在了太皇太后床边。

此时太皇太后脸色已经毫无血色,整个脸都仿佛缩小了一圈,她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若不是鼻子边还有些微弱的气息,可能都误以为她已经走了。

看着太上皇一脸悲痛的样子,四爷在旁边劝慰,“还请皇阿玛保重龙体,皇玛嬷若是知道您这样不顾龙体,她也不会安心。”

太上皇的脸已经有些浮肿,此时看起来苍老得吓人,四爷时刻守在身边,就是怕他跟着病倒。

太上皇年纪也不小了,若是病倒的话,很有可能迈不了那个坎。

太上皇也会摇头,转头跟四爷说,“老四啊,你要是忙就先去,不需要守在这里。”

“不,汗阿玛,让儿子也尽一份孝心吧。”四爷忙开口说。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太上皇跟四爷回头就看见太后端了一碗药汁过来。

“让妾身给皇额娘喂药。”太后走过来对太上皇说。

四爷扶着太上皇走到一旁,太后弯下腰,小心的将药喂入太皇太后口中。

然而如今的太皇太后昏迷不醒,连吞咽都有些困难,更别说喝药了。

药汁喂到嘴里,很快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这……”太后为难的回头看向太上皇。

太上皇忙转过头去让梁九功去找苏太医。

苏太医很快赶了过来。

“快想想办法,让太皇太后将药喝下。”太上皇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命令苏太医。

苏太医先是给太皇太后诊脉,随后拿出了银针扎了太皇太后的穴位。

过了一刻钟时间,太皇太后终于苏醒过来,苏太医才将银针拔除。

太上皇挤了上去,关心的问道:“皇额娘,您感觉怎么样?”

太皇太后睁开眼睛思绪还有些混乱,她眨了眨眼,等了许久才认清面前的人是谁。

“玄烨……”太皇太后艰难的伸出手。

太上皇握紧了太皇太后的手,忙小声应道,“儿子在这。”太上皇感觉鼻子有些酸,他自己的亲娘死得早,从小就被孝庄太后跟眼前的嫡母养大,与嫡母子之间虽然不是亲母子,但更甚亲母子。

此时发现太皇太后有可能先他一步,这让太上皇如何承受得住?

他的长辈,如今只剩下太皇太后一个,若是她走了,这世间可就真的只剩下他一人了。

“太上皇,还是让皇后娘娘先喝药。”一旁的太后轻声提醒。

太上皇抹了抹眼睛,往旁边让了一步,然后轻声的对太皇太后说,“皇额娘,你把药喝了吧,喝了药您就能好了。”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露出一抹苍白的笑容,“哀家的身体哀家知道,已经快走到头了。玄烨,皇额娘这一生最大的荣幸就是跟你做了母子,亲眼看到先帝交给你的重任被你发扬光大,以后就算去了下面,皇额娘也对得起你皇考了。”

“皇额娘……”太上皇紧紧的握住太皇太后的手,他低下头遮住了眼眶里的湿润。

位于太上皇身后的四爷有些动容,不过此时没有他说话的余地,只能够拍拍太上皇以作安慰。

大概是说了一番话费尽了太皇太后的心神,说完之后她就闭上眼睛。

太上皇迅速的反应过来,扭头对着苏太医说,“快点救太皇太后。”

苏太医迅速的走上前,摸着太皇太后的脉搏,随即松了一口气,扭头道:“太皇太后只是昏睡过去了。”

太上皇松了口气,他脚一软,旁边的四爷赶紧扶住他。

随即太上皇才问苏太医,“没有法子让太皇太后转危为安吗?”

之前太皇太后一病,太医全都聚集了过来,然后每一个诊脉都说,太皇太后已经到生命的尽头。

现如今也只是靠参汤提着那口气,可就算这样,也只是减缓死神的脚步,太皇太后度过这次难关的希望渺茫。

这话不仅太医这样说,就连医学院的大夫也是同样的说法,太上皇是知道太皇太后这一次是真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苏太医一脸沉重的说,“回太上皇的话,太皇太后也就这一两日的时间。”

太上皇的脚步忍不住后退。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万古第一神 7号基地 剑道第一仙 唐人的餐桌 最强战神 光阴之外 我有一剑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九星霸体诀 踏星
相关推荐:
最强万界帝尊异界学神残龙谱小岛有人家血案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