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机辩(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茗园茶馆。

“顾姑娘所言当真是让吾辈男子都自愧弗如。若无保家卫国之战士,何来如今我朝安居乐业之景象。想当年,前朝君王残暴,民不聊生,硝烟四起。陈毓琅跟随太祖征战天下,有不世之功。我朝与匈奴之间也多的陈家镇守。便是不说这些久远的,便是如今,陈将军还镇守在岭南呢!”

“对啊!这岭南十八寨当年可是赫赫有名。搅得是天翻地覆。”

“谁说不是呢!陈家一门英烈,世代从军,都是铮铮铁骨!”

“顾姑娘说,若无端惠长公主,边关危矣,我大周危矣。此话不假。但我却还要加上一句,若无陈家,大周更是危在旦夕。”

正值春闱之期,各地才子也都集聚在了京都。因此茶馆的读书人也比平时多了数倍。说这话的正是两个过几日便要与顾长言一同参加春闱的学子。一人名叫陈昊,乃是山东解元。一人名叫李聪,湖湘亚元。都是少年英才之辈。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合作无间,唱作俱佳,将话题引到陈家的功绩上来,倒是对原本话题中的端惠郡主和定远侯等撇了开去,尤其是只谈功,不论过。这过嘛,被他们不声不响地避开了。一时间竟是得到不少学子的认同。却也有不少学子不以为然,只是大多不便直言抨击,也没有与陈家抗衡之力,干脆闭口不言。

二楼厢房,顾长言道:“想来陈昊和李聪就是陈家找来的人了。”

顾长宁微微点头,形势再明显不过,若不是有人授意引导怎么会变成这番局面?她站起身来,顾长言下意识的拦住,“阿宁,不如还是我去吧。我去也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诚然,你是我兄长,还是这一科的举子,同他们身份等同,更有一驳之力。但话是由我口而出,此番局势算来也是因我而起,我去和哥哥去,怎会完全一样呢?况且,哥哥莫要忘了,皇上的吩咐乃是让我去,而不是你。”

顾长言张了张嘴,他不想将妹妹置身其中,可却不得不为。顾长宁将手从顾长言手里抽出来,“哥哥放心,我不是只能躲在深闺里,缩在你的羽翼下的女子。”

顾长言一愣,轻轻笑了,她不是,也不可能是!他想将妹妹护在怀里,却发现他的妹妹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雀,而是可以翱翔九天的雄鹰。

“此言差矣!”

顾长宁用足的中气,尽量使自己的声音能传达到楼下众人的耳朵里。幸好她早有准备,选得位置也足够好。这话一出,大厅内本来正说的热火朝天的学子纷纷朝她看来。

陈昊率先反应过来,“不知这位可就是传言中的顾姑娘?”

顾长宁微微颔首,拱手以君子之礼回之,“正是小女子!”

陈昊笑了,“姑娘说此言差矣,不知是哪里差了?说来有关于对保家卫国之战士的尊崇的话,还是姑娘亲口所言。”

顾长宁知道,她的那些话让人一时间找不到错处反驳,所以陈家才只能在认可她的话的前提下将话题引到自家身上,把她的言论当成的踏脚石,好让陈家踩着往上走。她若是出面说他们说错了,反驳了自己的话,无意是打了自己的脸。

那么不说自己,便是此前顾长言努力营造出来的所有美好正义的形象也都会崩塌。

顾长宁呵呵一笑,“我并不是说我说的话是错的。我的意思是说,公子所言陈家之事有许多谬论不实之处。”

陈昊怔怔地看着她。顾长宁又道:“诚然,第一任陈国公陈毓琅乃是大将之才,太祖多得他相助平定天下。陈公也是忠君之辈,朝局初定之后便交还虎符,毫不念权,让人敬佩。但陈家后人较于陈公,相差远矣。”

“这位……嗯……”顾长宁停顿下来看着陈昊,“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陈昊拱手道:“在下陈昊。”

“原来是山东解元公。小女子失礼了!”

陈昊有些讶异,虽说各地解元公的名声都会在春闱前传开,但是对于一个闺阁女子来说,一听名讳便能准确说出他是解元并且还知道他乃是山东解元,着实让人讶异。但也不过只是微微的讶异罢了。

“公子与陈家同姓,倒是巧得很,公子可曾问过宗族,说不定同陈家还是连宗呢!”

这话看似不过玩笑,但在陈昊听来却像是意有所指。他虽也姓陈,却也陈家没关系。但陈家找上他,让他引导言论之时曾说,可与他们连宗。若成了同宗族之人,得了陈家的支持,他至少可以少奋斗好几年。陈家虽然不如往昔,但势力仍不可小觑。

可是,顾长宁是怎么知道的!不!他同陈家私下说的条件,她怎么会知道?

陈昊有些惊疑不定。

顾长宁却已经撇开了他,继续说道:“公子之前所言匈奴之事,我倒是想同公子分说分说。先帝年间,匈奴屡犯我朝,我军不低,接连败退,损失数城。当时便是陈家老太爷如今的陈国公领军,是也不是!”

陈昊面色一变,转瞬又恢复常态,“胜败乃兵家常事。匈奴人善战,且铁骑凶猛,陈老爷子已经尽力。”

顾长宁点头,“说的有理。但是公子莫不要忘了,建元元年,圣上亲征,彼时匈奴已经在端惠长公主的数年分化之下人心不齐,战力不足当年。端惠长公主传来匈奴讯息,圣上借机引匈奴入玉化城,令陈国公从东面围困,左右夹击。

然陈国公以圣上年轻,未曾掌过兵,从未入战旅,不通战事为由,不受命。非但没有与圣上合力围困,反而往匈奴皇庭而去,说匈奴大多兵力在玉化城,皇庭空虚,这是一个好机会。”

陈昊头上冷汗岑岑,顾长宁轻呵一声,“先不说他的判断是否一定就正确。即便正确,他可有想过,他这一去,至圣上于何地?”

带着大半兵力远去,留下圣上和满是匈奴人的玉化城,这……

茶馆内所有人都打了个哆嗦,是有意还是无意?

“索性,圣上吉人天相,城内设有诸多陷进,又有定远侯护卫,这一战斩杀匈奴士兵上万,其余人拜逃。若陈国公能听令,不但圣上无限,这入了城的所有匈奴士兵,只怕一个都逃不掉。”

“而陈国公呢,若他真能杀入匈奴皇庭也就罢了。偏偏杀不了,还被围困在匈奴,甚至导致端惠长公主败露。单于捉拿公主,想杀了陈国公和公主来立威。公主逼不得已,在没有完全布局的情况下,联合此前在匈奴整合的人马反击,斩下夫婿单于首级。”

“后圣上援军赶到,令公主和定远侯指挥左右卫赢敌。陈国公请缨,领兵前往匈奴后方退路。公主与定远侯大胜,匈奴人往北而逃,不过是残兵败将,可却轻松在陈国公手里逃脱了。”

“不知陈公子觉得,这一战,陈国公是功,是过?”

这一战计入史册,众所周知,陈国公不听号令,导致屡屡贻误战机,至此不得不从西北军中退了下来,呆在国公府,享受着他国公的尊荣,颐养天年。而也正是这一战,成就了定远侯和端惠的威名。以致公主回朝后,无人再多嘴。这等功绩让她立于不败之地,即便当时太后势大,仙蕙倨傲,也无法撼动她的地位。

但大家知道的也仅仅只是这样的结果而已,对于这一战的经过确实少有人知,此刻见顾长宁说的这么详细,一时都震住了!

皇上终究是皇上,天下正统。陈国公当时想要做什么?

顾长宁冷笑,做什么!难道还不明显吗!太后扶持皇上登基,不过是看中皇上乃是最不起眼的一个皇子,而且母族没有任何力量,自身也没有党羽支持,最适合她掌控。因此还不惜以陈家女嫁其为正妃。可没想到皇上一登基,便与她作对,硬要御驾亲征接端惠回朝。

甚至为了让陈家妥协,不惜立不足一岁的大皇子为太子。大皇子乃是陈皇后所出,是半个陈家人。因为此举,陈家答应了皇上的亲征,也因为此举,陈家觉得有太子在,皇上便可以不要了。一个已经成年的皇上,和一个不足周岁的太子,谁更容易掌控?不用问也都知道的。

太子登基,陈家女还可以垂帘听政,如此一来,朝局就可以完全掌控在陈家手里。

可惜陈国公千算万算,算错了人。霍定潜出身不高,却是有勇有谋之辈,尤其在杀敌作战之上,乃是天生的将才。

低估了敌人的同时,陈国公还高估了自己。一个与匈奴屡败屡战已经打怕了的人,如何抵挡地了匈奴兵?

如此一错再错,不但没能得偿所愿,还失了西北军权。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此,顾长宁只有两个字:活该!

因不知当年事情的详细情况,陈昊辨不清顾长宁话中的真假,但想到陈国公的结局却是有目共睹的。以当时陈家与皇上的势力,若非陈国公所犯之错着实太大,不会变成这样。

突然,他竟有些头脑发晕,站立不稳。如此说来……是不是选错了……陈家……陈家是不是并非如自己想得那么还能左右朝局?(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南宋第一卧底 前方高能 峡谷正能量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异能小神农 神魔之上 大奉打更人
相关推荐:
茅山鬼门冷少的贴身保镖爆笑隔世缘:青草香气荡剑诛魔传超品农民武动诸天权倾南北缘昏而嫁乱世红妆琉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