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机辩(二)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陈公子?”

顾长宁这一声呼唤倒是让陈昊回过神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已经选了陈家便不可能再退缩了。陈昊一咬牙,言道:“这场战事年代已久,顾姑娘如何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自幼仰慕端惠长公主,因此曾翻看许多有关书籍,家父当年也说过一些。”顾长宁眸色微动,想起当年霍定潜把她抱着膝上教她看兵书的日子,神色一暗,又转瞬而逝,“陈公子这话可是不信我所说?”

“陈公子大可不必如此。那一仗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对边关影响巨大,边城守将,乃至西北诸城的百姓都是知道的。陈公子若是不信,大可往西北走一圈,但凡上了些年龄的老者,恐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众人一愣,干这么说,想必定然是真有其事了。如此说来,这陈家……

素来只知陈家势大,却没想到还有这等心思。不论怎么样,就算陈家先祖功绩再大又如何,皇上才是天下正统。

见多数人面色有异,陈昊心中一跳,连忙说:“岂有不信顾姑娘之语。不过,陈某倒是觉得陈国公虽无功,但也算不得大罪。陈国公于匈奴对战多年,本是最了解匈奴习性的。只能又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世上哪来常胜将军,便是定远侯如今在福建不也陷入困局。陈家昭昭爱国之心,守卫一方疆土,怎可因一战之不利而降罪?”

顾长宁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陈公子所言差矣,陛下未曾降罪,陈公子降罪之说从何谈起?我还有一事不明,请陈公子赐教,陈国公曾驻守边关多年,在这些年间,可有胜仗?”

陈昊一时哑然,似乎那些年一直败退,不然也没有和亲之事了。这个……似乎……

“坊间有一句话,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对于陈公子所言的‘昭昭爱国之心’,我只能说我并非陈国公,不知道他怎么想,不予置评。但是,我虽不才,也知道他担系着上万军士以及边城百姓乃至国祚之安危,怎可好大喜功,太过高估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偏要做这等事,已经是过。”

这话一点也不客气,若说昨日在端惠长公主府之言还只是间接意指仙蕙和太后的话,那么今日的话却是直接抨击陈家了!

陈昊一时也有些懵,顾长宁好大的胆子,即便陈家再不如当年,至少要对她一个孤女下手,还是可以的啊!

顾长宁轻笑,陈家不是已经对她出手了吗?不论有没有今天这一出,陈家都不会放过她和顾长言的,那么又何须计较?

“还有这位公子!”不待众人回神,更没有再给陈昊机会,顾长宁转而将矛盾对向李聪,“你言之岭南。又言岭南十八寨。那么我倒是想要问问了,当年平定岭南十八寨的人是谁?可是陈将军吗?”

平定岭南的乃是张老将军,也是因为这一战,张老将军受伤,不过两年便去了。岭南的兵权这才落到了陈家的手里。

李聪倒是不疾不徐,比陈昊要沉得住气些,“平定岭南者虽非陈将军,可若无陈将军镇守,只怕十八寨寨主又要反了。”

“看来这位公子对岭南局势并不了解。恐怕岭南地域志以及近年来的战事记本也不曾看过吧?可真是奇了,这些不了解也便罢了,可我瞧着公子也是这届举子,科考也有策论一说,莫非公子连朝廷的政令和邸报都不知道吗?”

言下之意,这都不知道,你还考什么?赶紧收拾东西滚回家去种红薯吧!

李聪面色有些黑,却极力克制,“不知姑娘所指哪方面?”

“自岭南十八寨归附我朝之后,陛下曾下令,十八寨寨主由当地人推选,认可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治,但各府律法条例必须遵循周律,且府君由朝廷任命。容许岭南百姓与我中原百姓通婚。更是大开贸易之门,让两方互市。”

李聪心下一沉,言道:“这些事情李某自然知道,却不知顾姑娘觉得这和陈将军镇守岭南有什么关系?莫不是顾姑娘以为有府君在,便可以不必驻军了吧?府君衙门不到百余人,如何对峙岭南十八寨?”

“岭南虽有十八寨,可十八寨中大多是普通寨民。陛下政令通达,这十余年间,两方通婚杂居,效果显著,如今的岭南,十八寨中有多少是我汉人子弟?便是十八寨中的长老便有八位是汉人,其中还有三位寨主娶的乃是我中原女子为夫人。如今的岭南已非当年的岭南了。”

“我军与岭南自打张老将军之后再未曾开战,若说如今再开战,恐也是人心不齐,不成气候。这也是为什么,陛下欲调派一半岭南士兵去别处的道理。因为岭南已经不必压十万大军来驻守。”

前几年,陛下确实在朝上提过这事,然而被陈家驳回了。人人只记得当年岭南十八寨的威风凛凛,想到那两年张老将军的艰难,却忘了,这十余年再无战事。忘了,如今的岭南已非当年的岭南。

顾长宁接过顾长言递过来的茶一饮而尽,这才又接着道:“还有一点,只怕不只李公子,便是在座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打互市之后,岭南的特产茶叶流入中原,而我中原的瓷器丝绸等物也源源不断的流入岭南。岭南现今较之十年前,繁华数十倍。”

李聪眼珠一动,笑道:“顾姑娘此言岂非矛盾,岭南如今城富民强,资金雄厚,岂非比当年更有一战之力?”

顾长宁轻轻一瞥,仿佛看傻子一样看着李聪,“我方才见有人唤公子李聪兄。想来公子便是湖湘亚元李聪了。我倒是不知道原来一个亚元竟如此目光短浅,若让你为官,岂非……”

顾长宁未曾言明,只是呵呵一笑,确实讽刺意味十足。

李聪冷哼,“姑娘倒是大言不惭,姑娘不若说说,什么才叫目光长远,也叫我等开开眼见。”

“岭南富有,可这富有却不在有站立的十八寨护兵之手,而在各府城各大富商之手。你若是这些富商,可愿意交出这些钱财来打一场并没有什么把握的仗?不但让自己这么多年努力挣来的财富化为须有,甚至让自己从安定的环境置身于战火四起的动乱之中。若是你,你会吗?”

当然……不会!

“再有一点。李公子可知,岭南流入中原的贸易物资占我中原整体贸易的十之一二,而我中原流入岭南的物资却占岭南总体贸易的十之七八?”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顾长宁说此事恐怕在座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想来,若非大周四大豪富之家,手中掌管着众多商铺贸易路线,恐难以知晓。

顾家身为四大豪富之一,顾长宁兄妹母亲早逝,是父亲一手带大的,尤其早年还随顾流芳出门游历,对顾家的产业想来并不陌生,甚至如今还管家理事,知道的这么清楚也就不奇怪了。

“若岭南有异心,不必动武,陛下只需要切断与岭南的贸易路线就行。虽说这对我方也会有些损伤,但不过毫厘,不会伤筋动骨,而对岭南而言,就可能让他们断了大半的生机。”

“人人只道唯有兵强力壮才能平城安民,却不知这世上有许多方法可以掐住别人的命脉。让他们即便心中再不平,又不敢有所动作。这正式陛下此举的高明之处!”反驳之后,顾长宁不建议再拍拍皇帝舅舅的马屁,给他长长威势。

“当年陛下颁发一系列政令,都是对岭南的优待,朝中不少人反对。在他们看来,岭南乃败军,又是野蛮之人,其心难驯,恐这些政令反而养虎为患。也只有陛下能有如此远见。陛下看的不是一时之利益,而是我朝疆土长久之安稳。岭南已经臣服,且已经纳入我朝疆土,如何不能是我朝子民?”

李聪大惊,好一招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若顾长言只和他言及战力,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可以反驳回去,更能拿十八寨的勇猛之士道出来,甚至还调查了一番岭南对中原的“不忿之言”。

可顾长宁现在的话,与他之前所想完全不一样。对于贸易之事,他压根不了解,确实连顾长宁语中的破绽也找不出来。

李聪与陈昊互看一眼,皆是心焦难耐。

顾长宁此言让人深思,若岭南局势如此,那么最多留三五万人镇守以备万一即可。十万之众实在是不必要了。

就在众人心下思量之时,顾长宁轻声一叹,“因此我才更加疑惑陈将军为何不答应陛下调兵之举。并且当年定远侯与川匪大战之时,因川匪利用地形奸计,我方四川兵力不足,一时陷入僵局。定远侯曾向岭南求援,陈将军以需镇守岭南为由拒之。”

“而当时岭南风平浪静,并无战事。并且那会儿岭南已是元气大伤,实难有一战之力。”

“我朝驻防大将,素来是五年一调。可陈将军却已经驻守岭南十年,五年前,陛下发出调令。陈将军以若换他人前来驻守恐不了解岭南情形造成不良后果为由不受令。呵呵”

这一字一句像是一块块巨石砸下去,引起众人心中一阵惊涛骇浪。尤其这最后一声轻笑,更是意味分明。只差没直指陈家拥兵自重,不将皇上放在眼里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南宋第一卧底 前方高能 峡谷正能量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异能小神农 神魔之上 大奉打更人
相关推荐:
茅山鬼门冷少的贴身保镖爆笑隔世缘:青草香气荡剑诛魔传超品农民武动诸天权倾南北缘昏而嫁乱世红妆琉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