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闲聊吃喝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五篇有一种味道叫乡味

第106章闲聊吃喝

下面几篇文章虽然和“乡味”关系不是很大,但还是有关人们的吃喝的。60岁以上、和农村接触过的人,对不同时期的这种吃喝状况是深有体会的。

(一)

春节到了,吃吃喝喝的日子也到了。不知道吃什么好不知道什么好吃,食欲哪里去了饥饿感去了哪里?

过去,总是发愁能不能吃饱。

现在,总是担心会不会吃胀喝倒。

过去。喉咙里像长出一双手,肚子像个无底洞。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放下碗筷又能吃,吃完这餐就想下一餐,看见鱼肉两眼放光满口流涎手脚打颤心里麻麻痒脸上微微笑。在外面吃一餐酒席能把肚子胀得圆圆的把喉头填满满的,油腻腻的嘴巴油腻腻的肚子回家后间上一两餐不吃是可以的。

现在。只要不饿就不想吃东西,食物摆在旁边也难得勾起食欲。一日三餐是一种自我约束的无奈的进食程式。偶尔一餐宴席,只看着满桌的杯盘碗盏大盆小瓶五颜六色丰盛佳肴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秀色可餐,但食欲不振。不知什么才好吃吃什么才好往往只吃得七八分饱。食物链越来越长食物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食欲越来越小。胖胖崽丰腴女大肚男福态老人越来越多,人们的食量越来越小。到底是什么食物什么烹调什么吃法什么原因引起这种连锁的普遍反应?

过去。深挖洞广积粮,农村里一年四季半夜喊天光到处挖山填湖围海造田垦荒,种出来的粮食填不饱肚皮还要忙时吃干闲时喝稀杂以蔬菜番薯还上顿不接下顿这个月吃下一个月的甚至吃错了一年的粮。城市要实行粮票油票糖票肉票豆腐票这样票那样票的购物制。

现在。农村城镇化城市扩大化几个大城市生活圈一日化,这样化那样化。砌房建楼修路架桥占田占土占山占水占了好多良田沃土,耕地面积迅速减少萎缩。粮食肉食油类糖类酒类饮料果品蔬菜,这样吃的那样喝的堆积如山琳琅满目花样翻新,不知是地里长出来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本国生产的还是外国进口的。

吾一介平民,岂能公款吃喝?吃遍中餐西餐吃遍大江南北吃遍白水黑山吃遍天涯海角吃遍国内国外?哪像饕餮食客吃尽湘菜粤菜川菜鲁菜东北菜满汉全席这样菜那样席?有何能力学美食家那样吃了熟的又吃生的吃了土的又吃洋的吃了水里游的又吃土里钻的吃了地上爬的又吃天空飞的?吾只能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蔬菜水果间或鱼肉无多少零食无多少营养品无多少这样那样。对这样的好日子美日子吾心满意足心存感激没有挑剔没有奢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饭为先。山还是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水天空还是中国的天空农村还是中国的农村城市还是中国的城市人民还是中国的人民,在吃的问题上为什么前后有如此大的反差如此大的区别呢?一道想不透的怪题。

团结就是力量年轻就是饭量,那个时代我们的肚量现在的人们不可思量——一道解不透难题。

(二)

小时候,家里缺吃少穿的,尤其是缺粮,因此很少吃米饭,过年过节才吃几餐,常喝米糊糊和稀粥。那白米粥,米汤稀稀似的透明,见了就咽口水;那绿豆粥,锅里面悬浮着一粒粒开了花的绿宝石似的绿豆,如果能弄点白糖加入,是美味佳肴!从此养成喜欢喝粥的习惯,以致现在时常熬一两餐来“解馋”。常买些小米、糯米、苡米、红豆等来熬粥,但总是喝不出那种粥的味道来。聊喝粥,就想起过去和吃喝的小故事。

有年“双抢”,生产队熬粥送到田头,“免费”供应。那喝粥的情景至今难忘。

那一届是尹盛德当生产队长,为了在“八·一”前完成“双抢”,他搞激励措施:生产队在上午休息时供应稀粥,管饱。大家都拍手赞成,因为“双抢”前正是青黄不接等米下锅的时候,上午休息有粥喝,还管饱!

休息的候时,“后勤”挑着一担粥来到田头,大家顿时情绪高涨,有的急忙洗手,有的手都不洗就爬上田坑。耀离一爷一双泥糊糊的手端起一碗粥就喝起来。

热天热地热泥水热米粥加上满满的喝粥热情,真是火上加热!

看耀离一爷喝粥,双手捧着粥碗转动,嘴唇紧挨碗边随碗转动,“嗦嗦”地喝粥,两转三圈,一碗滚烫烫的粥就喝完了,别人边吹边喝才喝了半碗。耀离一爷接着又盛第二碗。田边一片喝粥声,热闹极啦!

有一年,我们生产队的秧苗在寒潮中冻坏了一部分,春插少秧苗。派人四处买秧苗,打听到柏福大队有个生产队有剩余秧苗,于是我们生产队全劳动力(“吃”10分工的)没天亮就出发去扯秧苗。队长安排人送早餐来时,我们已经担着秧苗起程来到了怀仁堂。

明德、凤德兄弟俩那一大盆饭、一钵小菜和一碗盐菜令怀仁堂供销合作社姓彭的社干惊讶地说:“那多饭菜,两人能吃完吗?”彭社干怎能体会到“饱肚不知饿汉饥”?

双峰县有个广宜坪生产队,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相邻县、社都组织社员去参观取经。一天,生产队接到通知后,即组织社员去广宜坪参观。

双峰广宜坪离我们大队来回六十多里路,要在路上“打中伙”。队长决定:返回时在香花树街上吃中饭,不扣口粮。安排一个人在那里做饭,不去参观了。保管员有个亲戚在香花树街上,他年纪比较大,主动留下做饭。

参观完后,我们来到香花树,饭已经熟了,正在炒菜。冬瓜是小菜,辣椒炒茄子作咸菜,油水少也没调味品,但味道好得很说也辣很。

开餐了,十几个人,只听见碗筷碰撞声,大家头冒热汗嘴里喊辣,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两个鐤锅前都围盛饭的满人。

一阵功夫,两鐤锅热饭消灭得干干净净。保管员说,煮了二十多斤米呀!平均每人一斤多米。

那餐“参观饭”吃得很热闹很搞笑,后来成为大家工余饭后取笑对方的话柄……

(三)

……

我这一生少吃饱过。年轻的时候,修理地球,田里土里劳作,下重体力,吃得多,能“吃得一头煨牛完”,但缺少吃的,很少吃饱过。现在,有吃了,但又老了,怕吃饱了。

我们这一代人,恐怕都有这种经历和感觉:缺少吃的,很少吃饱;有吃了,人已老,怕吃饱了;因此,这一生没有吃饱过。(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农门长姐有空间 最强狂婿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南宋第一卧底 异能小神农 大奉打更人 神魔之上 峡谷正能量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相关推荐:
汉血丹心历史正能量穿越草包小姐:一夜兽妃似雪妖娆恋爱百分百:杠上恶魔校草绝地成神奇侠系统山河故国极品神医1极品小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