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难忘那野果、野草的味道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五篇有一种味道叫乡味

第109章难忘那野果、野草的味道

1951年至1954年,我们住在李子堂。

其实李子堂根本没有什么“桃红李白”的李子树,只是一个昼不闻鸡鸣夜不听狗吠的偏僻荒凉的山坳,山坳上孤立着一座茅棚,茅棚只有三间小茅屋和两间偏房杂屋,这就是李子堂。

李子堂前面,也就是西面,有两口山塘,几坵薄田,一片旱土,再过去就是樟树山那参天的乔木和葱茏的灌木,翻过樟树山就是常德冲。茅屋后面是荆棘丛生乱石遍布的麻园里,从麻园里那陡峭的山路下去就是柏树村的一条山冲冲,叫宋家山,宋家山的南面是铁刺坑。李子堂北向视野开阔,可尽情俯视那狭窄田垄中的座座农舍和墨绿色的山峦,再远处,便是群山与天际相连的脊线。南面,是逐步抬高的大李子堂园、耗子岭和几里开外的家乡的制高点大顺山。

早晨,鸦鸣鹊起,百鸟翻飞;白天,黄鼠狼穿梭溜窜,偶尔有狐狸不慌不忙地走过;晚上,各种虫子放肆喧闹,也有猫头鹰对月悲啼……这就是李子堂周边的生态环境。在这种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我们却经受了长时期的营养不良和难以言表的饥饿。

住李子堂的时候,我们常去宋家山的铁刺坑拾柴火。

铁刺坑,地处偏僻,人迹少至;那里,树木参天、荆棘丛生;那里的春天百鸟歌唱、昆虫鸣叫;那里的夏天浓荫遮天,清爽凉快;那里的秋天枫叶透红,野果挂枝……铁刺坑的四季,色彩斑斓,是我常结伴拾柴火的去处,也是我的乐园。铁刺坑,留下了我的足迹和和汗水,是我永远的念想的地方。铁刺坑,至今还能勾起我回忆那野果、野草的美好滋味。

李子堂不远处有几座小屋,叫耗子岭。耗子岭有一片柚菜子树(音)林,石排上有,大李子塘园也有这种树。

柚菜子树是常绿树,一年四季绿油油的,页面上有蜡质层,阳光在叶子上跳跃,璀璨珍珠似的很耀眼。柚菜子树千枝百桠,木质坚硬,人站在很小的枝条上都不会折断。柚菜子树结圆粒状小果实,一束一束的结满树枝,霜降后呈猪肝色,酸酸的微甜。我家揭不开锅的时候,常常到外面摘回一篓篓的柚菜子来填充饥饿的肚子,那硬硬的小果核经过胃肠的辛苦打磨后,拉出来的还是硬硬的小果核。在享受柚菜子当餐的时候,感谢大自然对我辘辘饥肠的恩赐,也体会到了活下去的艰难和不容易,更懂得了珍惜,珍惜一箪食、一缕丝、一滴水,以致这种珍惜融入了血液、渗入了骨髓,这种珍惜犹如吝啬的性格一直延续到垂垂老矣的现在。

我家从李子堂搬住到长庆堂后,常到屋后的樟树山上去拾柴火或扒枞毛,其实山上樟树少,枞树多,还杂生着其他树木,密密麻麻的。山顶上有几棵古枞树、古枫树,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枞树的针叶落到地上叫枞毛,刚从树上落下来时颜色金黄金黄,时间一久或淋雨后就变成猪肝色了。落叶树一般在深秋落叶,常青树一般在春夏交替换装。

枞毛很好烧,因为含有松脂,火旺旺的,“呼”的燃烧一会儿就没了,但不耐烧。现在城里已经完全是无柴之炊了,城里人思乡怀古想吃柴火饭,于是城市周边很多农家菜馆、柴火饭庄应运而生,撞人眼球招徕顾客。现在有些农户也实现了无柴之炊或逐渐向无柴之炊过渡。那个年代的农村是有柴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是油盐柴米酱醋茶样样有,甚至荤素齐全,却难为可口之炊了。

樟树山上也有野果实吃。春天有刺嫩子(刺芽)。有刺泡,分成熟期的先后有犁田泡,插田泡等;刺泡长在刺蓬上,熟了红红的,熟透了乌红乌红,有点像小草莓,甜甜的微酸;我们常常把桐树叶卷成圆锥状,包裹刺泡,带回家给母亲吃。秋天有杨糯饭(音),央李子(音),茶泡等。杨糯饭是一种圆粒状的小小的果实,熟了就红油油的放光,有点像樱桃,但比樱桃小很多。央李子是一种椭圆状的小果实,熟了黄中带青,味道要比刺泡、杨糯饭差一些,涩中带酸。茶泡长在茶树叶中,雪白,味道酸中带甜。还可挖地萝卜,摘牛尾巴,地萝卜剥皮生吃,像吃生红薯,有点甜味;牛尾巴用火烤着吃,糯糯的有一点涩。

1959年,我考进了邵东二中,接着全国人民坠进了“苦日子”(即“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邵东二中是一所完全中学,前身叫三民中学,抗战期间从南京搬迁过来的。当时,中学生由国家供应粮食,虽然每天有老秤(十六进制)六两米,这一点点救命粮,对于正在长身体的青年学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学校食堂想方设法增加饭的体积:加水蒸稀饭啦,做双蒸饭,把几两米翻来覆去地瞎胡搞。但根据物质不灭定律,不管怎么折腾,三两七钱五的大米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三两七钱五大米的卡里路,增加饭的体积只是糊弄一下肚子而已。饥饿让我们初三十班的男同学把寝室旁边一棵枇杷树活活吃死了,先是摘树叶生吃或烤着吃,树叶吃完了,再刮树皮烤着吃……让我们寝室旁边留下了一棵无叶无皮光秃秃的可怜的枇杷树,枇杷树为邵东二中初三十班的男同学光荣牺牲了!

一九六一年开春的时候,天气回暖,山野披绿,春天给了人们向野外求生存的机会,我们成群结队到山野摘刺芽填充肚子。班上有个叫刘延治的同学,个子比较高大,饿得瘦骨嶙峋,他边摘边吃边往兜里装,不分好丑不分老嫩,中山装四个兜都装得满满的。刘延治脸上透出收获感和成就感,愉快地回到寝室里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地铺上打个盘坐,像尊饿佛;嘴巴沙沙沙地咀嚼,像饿牛吃草……

我在青少年时期吃过不少山果、野草,一是充饥,那时候是饥不择食的;二可解馋,那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水果吃。现在想起它们,还有回味,回味如同那日子的滋味,苦涩中有欢乐;也有感慨:熬呀熬,熬苦日子,熬到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是不容易的呀!(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农门长姐有空间 最强狂婿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南宋第一卧底 异能小神农 大奉打更人 神魔之上 峡谷正能量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相关推荐:
汉血丹心历史正能量穿越草包小姐:一夜兽妃似雪妖娆恋爱百分百:杠上恶魔校草绝地成神奇侠系统山河故国极品神医1极品小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