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武汉国民收租界南昌介石争大权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七回武汉国民收租界

南昌介石争大权

北伐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使帝国主义列强非常痛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驻武汉的外国领事团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取缔工人运动。英国议会还专门讨论所谓“工潮”问题。日本政府则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警告”。列强当局派出水兵和义勇队轮流布防,严禁北伐军通过。并与张作霖勾结,不断制造事端。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天津英法租界巡捕,逮捕了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干部江镇寰等7人,并引渡给张作霖。英国在汉口的烟草公司,也关闭了在英租界和桥口的两个工厂,致使000多名中国工人失业,给新生的武汉国民政府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压力。

为了反击天津、汉口英租界的挑衅行为,十二月二十二日,国民党暨国民政府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反帝运动,采取措施,营救被捕的国民党员。

十二月二十六日,武昌10万人在阅马场举行市民反英大会,汉口也有0万人在同一时间举行反英大会。决议要求国民政府抗议英法租界当局拘捕国民党员;反对英政府借款给张作霖;要求撤退英国驻华陆海军;实行对英经济绝交;要求政府立即收回妨害革命工作的租界。

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至三日,武汉人民连续举行庆祝国民政府北迁和北伐胜利大会。三日下午,中央军事政治学院学生宣传队,在江汉关前与英租界毗连的广场上演说,英国水兵上岸干涉,驱赶听讲群众,并用刺刀向人群乱戳,制造“一.三”惨案,群众死伤0余人。

事件发生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国民政府联席会议,立即派徐谦、蒋作宾赶往出事地点处理;陈友仁召见英国领事交涉。此时,正在汉口举行湖北省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代表李立三、刘少奇主持下,立即发出通电,要求政府收回英租界,撤退外国在华军队与租界内武装,惩办凶手。

四日,武汉农工商各界00多个团体代表举行联席会议,以总工会的要求为基础,提出八项条件,要求政府与英国领事交涉。当日,国民政府代表徐谦、孙科,接受各界联席会议提出的条件,与英方交涉。在强大压力下,英方被迫将水兵撤回军舰,巡捕撤回巡捕房。并通知国民政府,派军警进入租界维持秩序。四日下午,国民政府派军警进入租界维持秩序。五日,武汉0万群众举行反英大会,游行群众自动冲入英租界,捣毁了租界内的沙包、电网,租界内巡捕和公务人员逃避一空。当晚,国民政府决定设立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主持英租界内事务,接管英租界。

正当汉口各界群众为收回英租界而斗争之时,英国又在九江殴伤中国工人。于是,九江也爆发了收回英租界的斗争。

北伐军占领九江,长期遭受英国怡和、太古轮船公司,以及日本日清轮船公司盘剥和压榨的九江码头工人组织了工会,提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要求。日清公司答应了工人的要求,而怡和、太古两公司坚决拒绝。于是码头工人掀起了罢工运动,罢工期间,一月六日上午,工人纠察队捕获破坏罢工的工贼一人。英国水兵随即上前干涉,以大棒殴打纠察队,有几名工人被打伤。群众见此情景,纷纷聚集在码头江边,强烈谴责英国水兵暴行。在九江民众的抗议面前,英国军舰向岸上发炮,驱散群众。这一暴行激起了九江人民的极大愤怒,数万工人和各界群众,一致要求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九江英租界,废除中英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禁止英国军舰在中国内河航行。

一月七日,驻九江的北伐军派兵接管租界,由工人纠察队协助军队维持租界内秩序。十日,在武汉国民政府主持下,成立了九江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中国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空前壮举。也是北伐战争中的一大成就,迫使英国不得不交还租界。

北伐军攻克武汉,占据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之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从广州迁到武汉,已成为形势发展的要求。武汉是我国中部的工商业重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在军事上也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九二六年九月九日,北伐前线的蒋介石致电谭延闿、张静江,提出“武昌克复,中即须入赣督战。武汉为政治中心,务请政府常务委员先来主持一切,应付大局,否则迁延日久,政治恐受影响。请勿失机,最好谭主席先来”。九月十八日,蒋介石又致电广州国民政府中央:“中离鄂省后,武汉政治恐不易办,非由政府委员及中央委员先来数人,其权恐不能操之于中央。必中央来人另组政治委员会以代临时政治会议为妥。”

在蒋介石等前方将领的一再要求下,十月,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各省区、各特别市、海外各支部代表联席会议,讨论了迁都问题。

十月二十一日,根据会议精神,谭延闿致电蒋介石:“政府迁移须战事结束方可实行,先须巩固革命策源地,使广东基础稳固,党部与省政府确能负责。”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在江西前线的蒋介石仍然认为,有迁都武汉的必要。十月二十二日,他再度致电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武昌既克,局势大变,本党应速谋发展,中意中央党部与政府机关仍留广州,而执行委员会移至武昌为便,否则政府留粤,而中央党部移鄂,亦可使党务发展。”

北伐军攻克南昌以后,十一月九日,蒋介石再次去电催促国民党中央党部:中央如不速迁武昌,非特政治党务不能发展,即新得革命根据地也必难巩固。

蒋介石坚决要求迁都武汉的态度,在军事将领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济深、张发奎、邓演达、陈铭枢等重将领,都力主迁都。苏联顾问鲍罗廷,也改变了反对迁都的初衷,主张国民政府马上迁往武汉。

十一月十二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做出了原则上迁都的决议。为使这一决定得到实行,国民党中央进行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改组广东省政府,由陈树人、李济深、孙科、何香凝、宋子文等11人任省政府委员;同时任命陈树人为民政厅长,宋子文为财政厅长,李济深为军事厅长,陈孚生为农工厅长,李禄超为实业厅长,周佩箴为土地厅长。二、派宋庆龄和司法部长徐谦、外交部长陈友仁、财政部长宋子文、交通部长孙科,及苏联顾问鲍罗廷为迁都调查委员,前往武汉,对迁都问题作进一步调查和具体部署。

十一月十六日,宋庆龄一行60多人由广州启程前往武汉。二十三日,邓演达、张发奎由武昌乘飞机到广州,催促国民政府迅速迁都。二十六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做出迁都决定。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分两批北迁。

十二月五日,重要干部及文件作为第一批北迁重点出发赴鄂。七日,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为使中央工作不中断,十三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组成联席会议,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迁来之前,代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职权。联席会议由徐谦、孙科、陈友仁、宋子文、宋庆龄、邓演达、吴玉章、唐生智、董必武、张发奎等人组成。徐谦任主席,叶楚伧任秘书长,鲍罗廷任顾问。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联席会议在武汉正式办公。

不料此时曾极力主张迁都武汉的蒋介石,却出尔反尔,他不让路过南昌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前往武汉,并于一九二七年一月三日,在南昌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六次临时会议,会议决定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暂住南昌,待三月一日在南昌召开二届三次全会,决定驻在地后再迁移。并要求已到武汉的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折回南昌。一月七日,在中央政治会议第七次临时会议上,决定成立武汉政治分会,以宋子文、孙科等1人为分会委员。会议还通过组织湖北政府案,派邓演达、李宗仁等5人负责组织。

蒋介石的这一决定,造成了由南昌发号施令,武汉附属的局面。

蒋介石反对迁都武汉,主要是他看到两湖地区工农运动不断高涨,国民党X和中共掌控着武汉政权。在强大革命势力支持下的武汉政府,不仅不可能受他控制,而且在执行最高职权。这样,他既使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所赋予的权力,但以军治党,以军治政的企图也难以进行。

面对蒋介石的阻挠,武汉方面多次来电,解释武汉政治有维持现状的必要。

为了达到控制党政大权的目的,蒋介石不听武汉方面解释,亲自于一月十一日来到武汉,对武汉政权施加压力,坚持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所在地点,须待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中央政治会议必须留在南昌。蒋提出停止联席会议活动,在武汉只能成立政治分会。

为此,党政联席会议于一月十五日召开会议,讨论后否定了蒋介石的要求,决定党政联席会议继续执行最高权力。

蒋介石武汉之行的目没有达到,感受到武汉政治气候对自己不利。于一月十八日返回南昌,途中与张静江商量后,遂致电徐谦,要求撤销鲍罗廷的顾问职务。并于二十一、二十二两日,与张静江、谭延闿联名致电武汉,以“中央”的名义(此时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命令武汉临时党政联席会议停止办公,成立政治分会。

蒋介石等人的这些要求,也被武汉方面拒绝。

武汉、南昌对于迁都之争,引起了各界强烈反应。为了说服蒋介石放弃迁都南昌的主张,武汉方面先后派出宋子文、谢晋、陈铭枢、邓演达等人,到南昌做疏通工作。

被蒋介石滞留在南昌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委员里,也有不少人对蒋介石的做法不满,使蒋介石越来越陷入孤立。为了迫使蒋介石放弃错误主张,武汉方面除在政治上发表通电、宣言、文章,反对迁都南昌的要求外,还在经济上给蒋介石以压力,财政部长宋子文,扣发了蒋介石所需军费100万元。

经过武汉临时联席会议成员和各界的争辩和斗争,蒋介石终于放弃了改都南昌的计划。一九二七年二月八日,在南昌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58次会议,做出了“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迁至武汉。中央全体会议,俟东南战事告一段落,另定日期召集。届时再行通告”的决定。

但会议决定,以党部名义派徐谦为赴美代表,以剪除鲍罗廷的羽翼。其实是对武汉方面定都武汉的报复,因为徐谦在这次争执中,所起的作用最大。

二月二十一日,临时党政联席会议召集在武汉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候补执监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举行扩大联席会议,决定从即日起,结束武汉临时中央党政联席会议,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在武汉正式办公。

二十二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三月一日召开二届三中全会。并以中央名义,通知各地中央执监委员如期到会。增补唐生智、蒋作宾、宋庆龄、彭泽民、吴玉章为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央政治委员会。为使各地代表如期参加二届三中全会,中央决定将会期推迟到三月七日,并派陈公博、陈铭枢、谢晋到南昌,说服在南昌的党政委员。三月六日,在南昌的中央执监委员和国府委员谭延闿、何香凝、李烈钧、丁惟汾、陈果夫等启程赴鄂,迁都之争最终解决。

蒋介石挑起的迁都之争,引起了国民党内有些人士的忧虑,为了抑制蒋介石个人野心的膨胀,限制蒋介石的权力,维护党的权威与统一,从一九二六年底,国民党左X便提出了打倒新军阀,提高党权的要求。形成了发扬孙中山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遗教,反对蒋介石军事独裁为中心的提高党权运动。

一九二七年二月九日,在武汉的国民党中央高级干部,决定由徐谦、吴玉章、邓演达、孙科、顾孟余五人组成行动委员会,从事提高党权运动。会议针对国民党内形势与蒋介石的军事独裁活动,提出:实行民主,反对独裁,提高党权;拥护三大政策,扶助农工运动;召开二届三中全会解决党内问题。从此,在行动委员会领导下,提高党权运动在国民党内外迅速开展。运动从武汉扩展到上海、广州等地,形成了提高党权运动的高X。

二月十五日,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党务宣传要点》。提出反对独裁、提高党权的六项措施:一、巩固党的权威,一切权力属于党;二、实行民主政治,扫除封建势力;三、统**的指挥机关,拥护中央执行委员会;四、催促汪精卫销假复职;五、迅速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六、以打倒西山会议派的精神,打倒昏庸老朽分子和官僚市侩。

二月二十四日,在行动委员会领导下,国民党武汉各党部在武昌阅马场,召开有15000名党员参加的党员大会。发表了决议案和通电,号召肃清党内一切昏庸老朽分子,巩固党中央的权威。大会虽然只喊出了“打倒张静江”的口号,但列出的问题都与蒋介石有关,矛头显然指向蒋介石及其集团。

武汉方面发动的提高党权运动,蒋介石看出了其矛头所指。于是他在南昌多次发表讲话,表白自己忠于总理,忠于革命。为了不失去武汉方面的财政支持,他发表了《对党务宣传大纲宣言》,表示希望国民党人一致接受这个宣传大纲。并致电宋子文、孙科,表明自己一贯主张党内团结,同时要求将二届三中全会延至三月七日召开。武汉方面接受了蒋的要求。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是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党内出现分裂迹象,为解决国民党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三月十日下午时,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正式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央执监委员和候补执监委员共人,其中中共党员9人。会议通过了《统**的领导机关案》、《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临时联席会议决议案认为继续有效案》等10多个决议案。

大会根据《统一领导机关案》和《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的规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党部各部部长,中央军事委会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从选举情况看,国民党左X和中共党人占了相当比重,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右X势力受到限制。在限制蒋介石的同时,抬高了汪精卫的地位。使汪精卫身兼中央常务委员,政府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中央组织部长及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多职,赋于了党政军大权。

二届三中全会限制了蒋介石的权力,恢复和提高了国民党党权。采取了防止个人独裁和军事**的领导体制;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和促进了工农运动发展。但由于处于战争的特殊环境,对蒋介石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保留了他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中央军X会主席团成员等要职。使他仍然拥有搞个人独裁,继续我行我素的资本。

会议虽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宣言,却没有制定出落实这些决议和宣言的具体措施。结果使绝大多数文件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中国国民党历届会议的通病。(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峡谷正能量 神魔之上 最强狂婿 异能小神农 大奉打更人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南宋第一卧底
相关推荐: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御兽修仙神秘复苏之我的氪金系统一八九三重生香江一九八零四合院:随身带着农场去重生魔君大人求放过火中金莲爱情公寓之一见钟情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